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作品评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九首》之一,表现了诗人对风景、时光以及个人命运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听说了巴山深处的消息,春天的船刚好行。历经百年的兴盛,一眼望去是九江城。水槛上是温江的入口,茅舍旁是石笋西。移船驶向先主的庙宇,清洗药物在沙溪边。安排了适宜的春天,狂风放纵着狂放。吹动花朵随水飘去,掀翻了渔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饱含感情的笔调,描述了作者游历巴山地区的风景和感受。杜甫常以自然景色为基础,抒发内心情感,同时融合了历史和人生哲理。

诗的开篇,"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透露出诗人听到了巴山的消息,而此时正是春天,船只可以顺利行驶。通过这句,诗人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巴山的向往之情。

"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表达了对九江城的美景和兴盛的感慨。百年兴盛的景象,成为了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而九江城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愈发壮丽。

接下来的描写,"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细致地刻画了具体的景象,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水槛温江口"使人感受到水的柔和和宁静,而"茅堂石笋西"则呈现出山林和岩石的原始风貌。

"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描写了诗人的行动,他移船前往先主庙,洗涤药物,这些动作都呈现出一种虔诚与自然亲近。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也传达出诗人欣赏自然风景之间的豁达心情。狂风大放颠的描写,也隐喻了人生的波澜起伏。

最后两句,"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以生动的意象,抒发了花朵随水飘荡的情景,同时也借花朵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与之前的人生哲理相呼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巴山美景的喜悦,以及对历史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充满了感情,也蕴含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粲粲东篱花,如为时节好。冥冥花上蝶,婉娈死亦抱。神仙那可求,姑欲学不老。去去人世间,高步撷瑶草。

翩翩越骑将,负勇出山西。射虏夸猿臂,封侯赌马蹄。候烽河外暗,伏帜草中低。欲雪凭陵耻,须禽左谷蠡。

秦山曾共转,秦云自舒卷。古来争雄图,到此多不返。野狖穴孤坟,农人耕废苑。川长波又逝,日与岁俱晚。夜入咸阳中,悲吞不能饭。

锦字龙梭织锦篇,凤凰文采间非烟。并他时世新花样,虚费工夫不直钱。

烹金炉冷岁华更,此地曾经借路行。潮满沙头起寒雁,葛藤芽孽又重生。

残烟薄雾,仗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隅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王貌闲知鹤,黄吟苦似猿。

我有一张琴。随坐随行。无弦胜似有弦声。欲对人前弹一曲,不遇知音。夜静响琤轰。神鬼俱惊。惊天动地若雷鸣。只候功成归去后,携向蓬瀛。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满枝。峰回山意旷,林杳竹光迟。远寺寻龙藏,名香发雁池。间能将远语,况及上阳时。

师道非韩愈,门人有孟郊。未投攻玉石,已拔塞心茅。众妙俱神悟,残文尚手抄。江西盟社里,它日续弦胶。

年时六月海扬尘,遥见青山起白云。闻有高僧一诵咒,岩前抛珓问龙君。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丹浦非乐战。负重切君临。我皇秉至德。忘己用尧心。愍兹区宇内。鱼鸟失飞沉。推毂二崤道。扬斾九河阴。超乘尽三属。选士皆百金。戎车出细柳。饯席遵上林。命师诛后服。授律缓前禽。函轘方解带。峣武稍披襟。伐罪芒山曲。吊民伊水浔。将陪告成礼。待此未抽簪。

天有神。地有神。海誓山盟字字真。如今墨尚新。过一春。又一春。不解金钱变作银。如何忘却人。

华山敷水本闲人,一念无端堕世尘。八十余年多少事,药炉丹灶尚如新。

人生都几日,一半是离忧。但有尊中物,从他万事休。

自昔孤芳难寄林,乳离漂泊却须禁。春风不解回双鬓,夜雨何堪搅寸心。薄日花光怀杜曲,清流竹色梦山阴。从来玉石崑山火,臭味多君肯嗣音。

如许卧痾久,入春知少苏。遽能捐药物,分惠及吾徒。字验亲题健,形非贱子臞。人还必工老,友意寓柴胡。怪底阴阳寇,偏陵山泽儒。从君足力减,叹我酒肠枯。解橐供砭剂,投筇试步趋。身方困厉鬼,名已属亨衢。书蠹妨生理,杯蛇可自诬。斯文千岁计,平世万金躯。大手堪周史,诸公

雨过百溜鸣,云消众山出。鸟啼松径深,来往无车辙。幽居少人事,足以养吾拙。读书故无用,徒然较优劣。辟世岂云迂?自与桃源别。

支提元不会禅,只是依时及节。孟春即曰犹寒,孟夏即曰渐势。虽无格外高谈,不向眼中添悄。汝等莫错商量,打你头破额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