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懿节柔容,如月斯辉。
驾厥翟略,被以祉衣。
九御从之,如云祁祁。
典册是承,心焉肃祗。

作品评述

《淳熙十六年皇后册宝十三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懿德的皇后的美丽和高尚品德。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懿节柔容,如同明亮的月光。她庄严地驾驭着皇室的权威,身穿着祥和的官服。九位贵族都随从在她身旁,就像云朵般庄重祥和。她承载着典册的职责,心怀敬畏。

诗意:
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位隋代皇后的高尚美德和威严。她的仪态温柔而庄重,就像明亮的月光一样清澈。她坐镇皇室的权威,身着祥和的祉衣,象征着吉祥和平安。九位贵族随从她左右,仿佛云朵一般庄严而祥和。她肩负着典册的责任,心怀虔敬。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尊贵而温柔的皇后形象。作者通过对皇后的容貌和气质的描绘,展现了她的高贵和庄严。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月光、祉衣和云朵,增添了诗歌的华丽和庄重感。皇后作为皇室的象征,她的懿德和品德高尚被赞美和讴歌,体现了统治者应具备的美德和威严。整首诗以简练而质朴的语言,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皇后的赞美,展现了隋代皇后的崇高地位和美德。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光大含弘,坤元之力。海宇咸宁,烈祖之德。其福维何,万物咸宜。其禄维何,永承神禧。

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阖闾城中三月春,流莺水边啼向人。崔家姊妹双燕子,踏春小靴红鹤嘴。飞花和雨着衣裳,早装小娣嫁文央。离歌苦惜春光好,去去轻舟隔江岛。东人西人相合离,为君欢乐为君悲。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示光满面唇激朱,虬须虎颡三十余。腰垂金印结紫绶,诸将不敢过庭除。羽林精卒二十万,注听钟鼓观麾旟。肥牛百头酒万石,烂漫一日供欢娱。自言不喜读兵法,智略何必求孙吴。贺兰山前烽火满,谁令小虏骄慢延须臾。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象分离位,德配炎精。景风协律,化神含生。百嘉茂育,仍顺高明。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小筑依林薮,残年迫耄期。衣宽方觉瘦,步蹇始悲衰。食饮常多忌,方书动自随。园花几分在?睡起问吾儿。

大兄杜口毗耶,小兄掩室摩竭。恰好和我三人,大家证龟作鳖。

饥寒傍入门,面目自可憎。为善得长贫,天理疑难凭。狂谈取富贵,易若阶而升。吾实畏鬼神,勿谓吾无能。

一鼓薰风至自南,再行新月堕瑶簪。高山流水人犹在,笛弄梅花莫再三。

吟情自觉都无趣,况复离居感物华。厌读群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烧残寒菊花犹在,霜过香橙味转加。因想前期重搔首,不堪秋思极长沙。

上人辍讲卧禅庵,万论千经思尽覃。未与释迦分半座,只应弥勒且同龛。兔瓯泼乳清尘虑,麈柄挥犀发妙谈。我亦乘閒聊问道,安能遗世学瞿昙。

浪痕龙迹老欹危,流落何时别故枝。岁月空教苔藓积,芳菲长倩薜萝知。有文在朽人难识,无蠹藏心鸟莫窥。家近沧浪从泛去,碧天消息不参差。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足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

越口对吴头,风烟画出秋。帆遥疑不动,鸥下若相投,云敛山争出,潮生水逆流。平生得意处,杯酒凭江楼。

何自南极。至于北极。绝境越国。弗愁道远。

瞻彼南陔,时物嘉良。有泉清泚,有兰声香。晨饮是汲,夕膳是赏。慈颜未悦,我民靡遑。

上人来访我,袖里出佳篇。穷理通三命,知音妙七弦。不妨时对榻,聊与共谈禅。一饭虽粗粝,闲中且结缘。

杳霭无定状,霏微常满林。清风光不散,过雨色偏深。幽意赏难尽,终朝再招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