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曲二首

披香侍宴插山花,厌著龙绡著越纱。
恃赖倾城人不及,檀妆唯约数条霞。
身轻入宠尽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
一日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作品评述

《宫中曲二首》是唐代徐凝创作的诗歌,该诗描绘了宫中的宴会和女性的华丽妆扮,同时抒发了主人公对宫廷生活的厌倦与不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穿插山花,披着香气进行仪式,我已经厌倦了身穿龙绸和越纱的衣服。宠爱归于倾城之人,只有几朵柏饰梳妆。依仗恩爱私行,我的腰细,擅长舞动柘枝。新妆一日,旧样抛弃,六宫争相画上黑烟般的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宴会的繁华场景,以及女性的精美妆扮。诗人通过表现主人公对宫廷生活的厌烦来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描写中的宴会场景闪耀着繁花似锦的山花,使人感受到宫廷的华丽和富丽堂皇。然而,在这样的场景下,诗人却感到疲倦,对宫廷制度和宫廷生活产生了厌倦和不满情绪。诗中提到的“厌著龙绡著越纱”,暗示着诗人对繁复的服饰和宫廷礼仪的抱怨。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在宫廷里的特殊地位和异于常人的妆扮。她自称“恃赖倾城人不及”,意味着她拥有特权和宠爱,而檀妆则是她表示自己高贵身份的象征。她的腰细灵活,善于舞蹈,舞动柘枝,也是诗人独特的标志,进一步显示了她的特殊地位和与众不同的存在。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新妆抛弃了旧样,六宫的女人争相画上黑烟般的眉。这表明诗人在宫廷中的地位引起了其他女性的嫉妒和攀比,以致她们纷纷模仿她的妆容。这种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宫廷生活中虚荣和攀比的现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生活中的繁华与虚荣,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宫廷制度的厌烦,揭示了宫廷生活背后的无奈和虚假。

作者介绍

徐凝,睦州人,元和中官至侍郎。诗一卷。 徐凝,与白居易沈亚之辈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平生爱竹。到处萦心曲。一日相违人便俗。栽满水边茅屋。谁知岁晚空山。佳人能慰荒寒。莫论和羹结实,且看高节停鸾。

中秋节

薰风拂池塘,明霞映洲渚,荡漾木兰船,采莲不知暑。莲花如锦叶如盖,芳香自送摇清籁,疑有天孙为弄梭,不然洛浦飘衣带。采莲采莲夏复秋,青青苇岸忽白头。徘徊不觉露华湿,独喜红芳载满舟。

中秋节

五年於此谩随缘,去住无心自坦然。六月霏霏飘端雪,须知别是一壶天。

中秋节

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

中秋节

眉低不愁,眼深非恶。鼻孔累垂,口唇龌龊。月明破夜兮野水怀秋,霁色摩霜閒云投壑。能错落纵横十字兮,妙提一著。

中秋节

千载微言绝,夫君妙独传。钩深探阃奥,养浩塞天渊。忧世心虽切,归田志颇坚。斯文今已矣,空复诵遗编。

中秋节

冰蚕三眠休,作茧当具簇。汉北取蓬蒿,江南藉茅竹。蒿疏无郁浥,竹净亦森束。竞畏风雨寒,露置未如屋。

中秋节

红蕊曾游此地来,青青今见数枝梅。只应尚有娇春意,不肯凌寒取次开。

中秋节

秀干扶疏彩槛新,琅玕一束净无尘。重苞吐实黄金穗,密叶围条碧玉轮。凌犯雪霜持劲节,遮藏烟雨长轻筠。此名未入华林记,谁念西南寂寞春。

中秋节

去春哭钟子,奔走馀杭路。今春哭田生,栖迟九江渡。在家在客中,两友两春讣。伊谁夺天年,有天不可籲。老泪无由制,立见眼隔雾。风晴江气暖,日夕山色暮。仿佛怀清扬,同游散幽步。百年屈指顷,浮生草头露。凭高悄无人,我鬓亦非故。何当归西湖,往拜二公墓。

中秋节

元是公侯孝友门,及今几代见礽孙。便遗柱下持天宪,暂住都亭洗物冤。花影月边吟子野,木从窗外访南轩。汉庭羽翼须良计,谁是商山老绮园。

中秋节

十里松阴蒋子山,暮烟收尽梵宫宽。夜深更向紫微宿,坐久始知凡骨寒。一派石泉流沆瀣,数庭霜竹颤琅玕。大鹏泛有捕风便,还许鹪鹩附羽翰。

中秋节

天上新栽琪树枝,拖云带月下瑶墀。须知正自真仙种,岂是金钿未染时。

中秋节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中秋节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惟余桓元子,久视

中秋节

水腹鱼龙宅,山腰鼓吹衙。

中秋节

南渡六十载,况谈元佑时。故家垂欲尽,遗事莽难知。文字既多舛,传闻宁破疑。唯公有源委,万折必东之。

中秋节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中秋节

延陵腰利剑,上国使初通。待我周游遍,逢群遣奠终。晶荧击高树,萧瑟动寒风。谁敢欺生死,苍苍照尔衷。

中秋节

望望梧桐一划齐,山深曾是凤来栖。只今吾道非耶是,更有何人歌凤兮。

中秋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