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焦桐古制作,乃是爨下材。
金徽灿星斗,玉轸调风雷。
宝之不欲弹,抚视日几回。
囊韬籍文锦,有待知音来。
¤

作品评述

《古诗(二首)》

焦桐古制作,
乃是爨下材。
金徽灿星斗,
玉轸调风雷。

宝之不欲弹,
抚视日几回。
囊韬籍文锦,
有待知音来。

这首诗词是明代贺甫创作的,它由两首诗组成。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诗:
焦桐古制作,
乃是爨下材。
金徽灿星斗,
玉轸调风雷。

译文:
焦桐古琴制作,
是由炉灶下的材料制成的。
琴上的金徽闪烁如星辰,
琴弦如玉轸调和风雷之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架古琴的制作和琴的音乐之美。焦桐是一种珍贵的木材,用它来制作古琴,显示了制作者的用心和技艺。诗中的金徽象征着珍贵而璀璨的琴弦,闪烁如星辰,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而玉轸则代表着琴弦的音色,调和出宛如风雷之声的音乐。整首诗通过对琴的材料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古琴的宝贵价值和音乐的美妙。

第二首诗:
宝之不欲弹,
抚视日几回。
囊韬籍文锦,
有待知音来。

译文:
宝贵的琴并不经常被弹奏,
只是不时地抚摸和凝视。
收纳起来保留文采和锦绣,
等待着有缘的知音来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琴的珍视和保护。宝贵的琴被作者视为珍宝,不常被弹奏,而是被细心地抚摸和凝视,以保留其珍贵的价值。囊韬籍文锦的意思是把琴收纳起来,保存琴身上的文采和锦绣,让它们等待着那位有缘的知音来演奏。整首诗透露出对古琴的尊重和对音乐传承的期待,强调了古琴的文化价值和需要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来弹奏。

这首诗词通过对古琴的制作、音乐和珍贵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古琴的热爱和对音乐的追求,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同时,它也展现了古琴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诗词推荐

河洲多青草,朝暮增客愁。客愁惜朝暮,枉渚暂停舟。中宵大川静,解缆逐归流。浦溆既清旷,沿洄非阻修。登舻望落月,击汰悲新秋。倘遇乘槎客,永言星汉游。

昨夜纵风几丧生,今朝溯水颇留行。细看汹涌收帆脚,孰若夷犹听桨声。客路了知难数傲,长年谓我勿多惊。世间迟速元同致,莫问到衢今几程。

浴罢披襟竹影斜,客中残暑散空花。人行窗外云无脚,月起林间灯映纱。举酒闻钟知近寺,谈诗食李却忘家。明朝又浴还来此,何秘开樽只煮茶。

禄山炽乱,火梵昆岗。炎炎二京,鞠为战场。百官奔走,万乘苍黄。孰城能守,孰地不亡。瞻彼濉水,其流汤汤。有城有民,在濉之阳。远位巡上,巡智我强。以城授巡,巡亦无当。贼从西来,杀气堂堂。旌旗如林,对城而行。巡远登城,辞毅色康。城中之人,踴躍倍常。贼知城坚,坐甲裹

先帝升遐日,词臣寓直时。柩前书愿命,笔下定鸿基。

纷纷天下事,翻覆良难期。不知窈冥中,主张者云谁。工拙判两涂,人谋岂容施。得非欲平治,机缄遂潜移。目前三四公,并用无一遗。毋嫌滞一州,民实邦之基。乡来番江头,亲见国子师。德行渊与骞,千载如同时。斯人使临民,儿不赖母慈。人言致泰和,须索登臯夔。位崇泽斯均,否则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以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山川不改元负采,父老能言昔政猷。襦裤疲民应枕奠,纪纲新度觉钱流。年灵一种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银竹森空映,湖乐队莽中。不因风卷去,那得见冲融。

画船终日扒沙行,已去齐州一月程。千里相随是明月,水西亭上一般明。

江水向涔阳,澄澄写月光。镜圆珠溜彻,弦满箭波长。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溪流清浅路横斜,日暮牛羊自识家。梅叶阴阴桃李尽,春光已到白桐花。

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里山川。王家券册诸孙嗣,主第笙歌故国传。居玉铉,拥金蝉。只今门户庆蝉联。君侯合侍明光殿,且作横槎海上仙。

神龙翔庆霄,威凤乘阳晖。德隆昌运合,教薄英才衰。圣武起主功,哲儒植邦基。温纯州殿讲,深切玉璪规。贤轨宁遽倾,休风修潜移。巧缘一州将,辍将万乘师。退抱康世模,济川舍其维。收士云麓深,会友雪岳奇。闵曾行独显,吕葛策未施。绝响旷孰嗣,素编烟今垂。永眷游習地,载瞻

红紫事鼎盛,嫣然媚日风。香气袅不断,郁若篝衣烘。请勿别高下,一种春阳回。

律管已当人统月,斗杓初建孟陬辰。新修元佑万年历,今日才开第五春。

平津旧辟招贤馆,乘兴来寻惬赏期。南陌青旗醮甲酒,东风小苑断肠枝。游丝日暖即横路,舞燕泥香故掠池。见说醉花宜及昼,可能辜负艳阳时。

华宴夕,灯摇醉。粉菡萏,笼蟾桂。扬翠袖,含风舞,轻妙处,惊鸿态。分明是。瑶台琼榭,阆苑蓬壶,景尽移此地。花绕仙步,莺随管吹。宝暖留春,百和馥郁融鸳被。银漏永,楚云浓,三竿日、犹褪霞衣。宿酲轻腕,嗅宫花,双带系。合同心时。波下比目,深怜到底。

遥山天际敛眉峰,清浅溪边淡粉容。薄暮寺桥人独立,一灯明灭数声钟。

玉盘叠捧溪女归,鱼鳞作室待水婓。竹间山鬼入夜啼,古庙久闭谁启扉。屈原憔悴江之圻,芙蓉木兰托兴微。贾谊未召绛灌挤,香草嘉禾徒菲菲。曾无半辞助诃讥,国风幸赖相因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