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沈丙莹的《九里箐》
拼音和注音
shí yí bì lì zhōng , shān guǐ bái rì xi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薜荔:植物名。又称木莲。常绿藤本,蔓生,叶椭圆形,花极小,隐于花托内。果实富胶汁,可制凉粉,有解暑作用。《楚辞·离骚》:“擥禾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蘂。”王逸注:“薜荔,香草也,缘木而生蘂实也。”唐宋之问《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诗:“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木莲》。梵语preta的译音。或译为“薜荔多”。义为饿鬼。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薜荔,蒲细,来计反,此译言饿鬼也。”《云笈七籤》卷十:“薜荔者,饿鬼名也。”
山鬼:《楚辞·九歌》中的篇名,一般指九歌·山鬼,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此诗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全诗把山鬼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致、真实而动人。
沈丙莹
不详
原诗
七里雾,莽喷㳬。九里箐,森葱茜。
雾多日出消,箐深日不见。
左右峭壁立,仰窥天一线。
密树纷排连,丛竹亘千万。
时疑薜荔中,山鬼白日现。
我行腊已残,冻冱集飞霰。
玉树交枝柯,银海为之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