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六感·晋

日昃无全照,南迁事仓忙。
龙谣方协瑞,星衲已告亡。
凌迟百年运,凛凛危莫将。
向来问鼎人,项背常相望。
环宫白羽列,面阙鸣弦张。
膺图未跻泰,卜世岂有长。
独怜短辕公,推刃杀忠良。
百身嗟莫赎,一恸鬓成苍。
时移事亦更,为宋复为梁。
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岗。

作品评述

《建康六感·晋》是刘子翚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一幅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景象。在这个诗词中,作者通过叙述一系列的线索和象征,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中的“日昃无全照,南迁事仓忙”意味着时光流转,历史的更迭。这里的“日昃”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南迁事仓忙”则指代了朝代的更替和人们面对变迁时的忙碌。

“龙谣方协瑞,星衲已告亡”通过龙和星的形象,传达了国家的兴盛和衰败。龙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星则代表了命运的变化。这两句诗反映了国家的命运和繁荣之间的转折。

“凌迟百年运,凛凛危莫将。向来问鼎人,项背常相望”表达了时代的动荡和不稳定。这里的“凌迟”指的是时代的拖延和不确定性,“问鼎人”则指代那些渴望称霸的人。整句表达了当时社会的紧张氛围。

“环宫白羽列,面阙鸣弦张”描述了宫廷中的场景,描绘了朝廷的盛况和权力斗争的紧张氛围。白羽象征高官显贵,面阙指宫廷的大门,鸣弦则暗示了紧张的气氛。

“膺图未跻泰,卜世岂有长”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里的“膺图”指的是希望获得官职和地位的愿望。“卜世岂有长”则意味着对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

“独怜短辕公,推刃杀忠良”描述了一个悲剧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臣的怜悯和对非议者的谴责。这里的“短辕公”指的是被迫自杀的忠臣,暗示了悲壮的命运。

“百身嗟莫赎,一恸鬓成苍”表达了对悲剧命运的无奈和无法挽回的悲伤。这里的“百身嗟莫赎”意味着无数人的哀叹和无法挽回的后悔,“一恸鬓成苍”则指的是悲痛过后的苍白和衰老。

最后两句“时移事亦更,为宋复为梁。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岗”表达了时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化。这里的“采石潮”是一个地名,代表了历史的延续和人们对稳定生活的渴望。整句诗意味着历史在变迁中循环往复,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然持续。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和隐喻,展示了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权力斗争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象,将历史的起伏和人生的曲折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中的意象丰富而富有象征性,例如龙、星、白羽等,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这些象征与隐喻使诗词更富有层次和深度,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诗词中的音韵优美,运用了辞章工艺,使整首诗词具有韵律感和韵律美。

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索和感慨,展现了历史的起伏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既有对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的揭示,也有对忠良悲剧和个人命运的反思。整首诗凝聚了作者对时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引发人们对历史和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通过诗意的表达,触及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命运、历史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通过历史的镜头和个人的命运,折射出人类共同的命运和人生困境。读者在品味诗词时,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变迁的无常,同时也引发自身对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总之,刘子翚的《建康六感·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词作品,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的内涵和价值。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金飚替暑,觉庭梧湘簟,凉生秋意。玉露宵零仙掌洁,云卷碧天如水。银汉波澄,蟾光练静,依约山横翠。清商佳景,笑它宋玉憔悴。堪笑利锁名缰,向蜗牛角上,所争何事。四者难并人易老,惟有修真得计。荣悴循环,功名由命,达观明深旨。桂花同赏,莫辞通夕欢醉。

官居数椽间,局促如瓮牖。幸邻诗酒社,金薤对玉友。真清廊庙器,伟望配山斗。行当侍紫极,槐棘位三九。馆舍有奇士,高文粲参首。倡酬猥及我,双松压孤柳。生活从冷淡,幸免誉与咎。相从结此夏,何异归陇亩。

何人不骸骨,龙蚁共一朽。圣贤独不死,天若顾之厚。太昊初画卦,迄周兴井柳。经制斯大备,中坠赖鱼叟。立言栋纲常,万古绝夷丑。荀扬犹微疵,晚出揭韩斗。力御异端侮,圣门俨先后。未学能臻兹,身泯誉常有。

明月下西窗,窥我席东枕。枕中梦忽破,俄然转凄凛。美人天一方,相见犹拾沈。何时引金樽?开怀笑歌饮。

随缘游上国,兴尽即言行。今日不辞我,他宵还梦兄。出山云满橐,归路水兼程。无奈汀洲畔,春风草又生。

病後霜威不见饶,吟边月色苦相撩。重帘垂地寒犹入,画烛无风影自摇。谁遣尘埃空老去,何曾鸥鹭不吾招。坐来已是愁无柰,草露虫声政寂寥。

当年论友笑常情,谁使风波忽沸腾。自有赤心包白日,竟无绮语敌青蝇。重来赭面还如火,自许清诚卒似冰。反覆来篇却堪叹,待将遗恨寄朱绳。

铜盘绿水浸红蕖,风卷纱幮睡足初。金殿故人如借问,为言病酒懒修书。

兴尽归期渐有涯,梦中昨夜已还家。儿童笑引池西去,蒸匠独馀一朵花。

青帝宫中第一妃,宝香熏彻素绡衣。定知谪堕不容久,万斛玉尘来聘归。

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蹈险宁追悔,怀忠莫见明。雁声连水远,山色与天平。枉作穷途哭,男儿付死生。

三江怀故国,七泽引孤臣。有客诗招隐,何心赋间钧。明时无弃土,晚节少全人。游子归何日,农工已及春。

老死知无日,天公偶见宽。疾行逾百步,健啖每三餐。身瘦短裁褐,发稀低作冠。年来更小黠,不据伏波鞍。

道山心已灰,但有爱山癖。移家过溪住,政为数峰碧。空蒙梅子雨,了不见颜色。朝来忽献状,欣若对佳客。晴窗卷书坐,葱翠长在侧。似为神所怜,持用慰岑寂。会登此山头,却望水南北。烟树有无间,吾庐应可识。

霜林尽处碧溪傍,小露檀心媚夕阳。天下三春无正色,人间一味有真香。相思谁向风前寄,趁早先从雪后芳。朝夕催人头欲白,故园正在水云乡。

锦溪光里耸楼台,师院高凌积翠开。深竹杪闻残磬尽,一茶中见数帆来。焚香只是看新律,幽步犹疑损绿苔。莫讶题诗又东去,石房清冷在天台。

杜甫在时贪入蜀,孟郊生处却归秦。如今始会麻姑意,借问山川与后人。

河尹恩荣旧,尚书宠赠新。一门传画戟,几世驾朱轮。夜色何时晓,泉台不复春。唯馀朝服在,金印已生尘。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

人生无贤愚,彼是皆梦境。矻矻迷所求,冥冥睡未醒。此心方放纷,息念乃要领。冲风有惊波,揠苗无佳颖。

云何见祖师,要识本来面。亭亭塔中人,问我何所见。可怜明上座,万法了一电。饮水既自知,指月无复眩。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抠衣礼真相,感动泪雨霰。借师锡端泉,洗我绮语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