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龟龄韵题五柳堂

久矣期堂废,重兴赖有公。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作品评述

《用王龟龄韵题五柳堂》是宋代吴芾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五柳堂的重建以及其独特魅力的赞美。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久矣期堂废,重兴赖有公。
长久以来,期待着这座堂宇的重建,幸好有着一位慷慨的公官。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修建在双溪之畔,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五柳堂振兴了曾经的辉煌。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眼前的景色使人感到愉悦,因为它散发着与曾经一样的香气。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不要说官宦冷漠无情,五柳堂依然长久地存在于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中。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五柳堂的历史命运。作者通过表达对五柳堂重建的期待和对其独特魅力的赞美,展现了对古迹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和热爱。诗中的“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诗的结尾“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传递出对官宦冷漠态度的批评,同时也强调了古迹的永恒存在,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它们仍然坚守在历史的绿荫之中。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古迹保护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呼吁,展示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汉水无波楚岫青,归来风月久经营。要亲稼穑资三径,已试韬钤息五兵。卖剑买牛聊适意,扬鞭敲{革登}暂忘情。只应示稳耘耔乐,褒诏行需父子荣。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苦迟。老夫亦岂不自觉,姑与饮酒仍赋诗。忍令芳草直为艾,封植嘉树宁少待。夕餐九华可无死,却期老岁於吾子。

古槐疏惨倚颓墙,病叶先秋已半黄。封植不知何岁月,凋零今困几风霜。老根傍出人供爨,蠹腹多穿马系韁。叹惜他年承爱赏,清阴曾借暑天凉。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虫有齧桑羊,两钳如角怒。玄甲类蛣蜣,亦如龟背负。我有十亩桑,苦为渠所蠹。食必食其心,树死又飞去。不知从何来。鑽凿不到处。上下开两窗,隐匿巧多路。嗟哉啄木鸟,刚吐柔不茹。

风驭云车去几年,空余故迹锁苍烟。古来信有神仙事,莫漫诗成谢自然。

珍重任公子,君行定几时。重来未有日,此别可无时。带雨登闽峤,因□想蜀碑。两翁门户在,努力慰相思。

红尘半世仅绯衫,白首官曹两换衔。羞见淮乡隐君子,紫芝黄独老嵌岩。

南荡不可度,北渚风浪生。向来狐兔迹,已复蛟鼍鸣。

三朝出入紫微臣,头白金章未在身。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是州人。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此处吟诗向山寺,知君忘却曲江春。

细雨蒙蒙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卖盐酤酒知同病,一笑何劳赋北门。

雨余木叶绿成阴,一日身闲直万金。习气自嫌除未尽,鸟啼花落尚关心。

赤囊岁上双龙璧,曾见前朝盛事来。想得天香随御所,延春阁道转轻雷。

大柄潛移势可忧,朝网未正况诸侯。时人只咎轻分晋,不道东西已剖周。

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谈尘初未厌,樯乌俄小征。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

余昔隐屏西,乘闲卧幽栖。岩花雪端发,野鸟林际啼。仙掌神所刓,石崖天与齐。月华结清梦,啁哳闻金鸡。

米珠桂草骆驼城,一线鱼河百万兵。不信受降终隔虏,可能绥德更移旌。黄沙漠漠笳声壮,朔气凄凄铁骑鸣。谁继旧时崔少保,直将输挽作长缨。

未说麦黄如病人,可堪梅落似残春。休论北客惊相叹,试问南公见一新。谓恐齐民罹疠疫,又言汉诏发深淳。从兹度日能无事,频与传诗慰此贫。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