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
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
谈尘初未厌,樯乌俄小征。
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

作品评述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是宋代吴则礼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离别场景,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以此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推崇和对诗句创作的自豪。

诗词中的第一句“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表达了作者在床榻之上的思考和对古代情怀的讨论。这里的“悬榻”可以指床榻上悬挂的帷幔,也可以引申为作者在思考中心驰神往的状态。作者脱下冠帽,以古代的仪态来探讨和表达自己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描绘了离别时的愁绪。离别的情感在杯中化为浓酒,一饮而尽。而作者所创作的好句子却能让万人为之惊叹,这里既有对自己才华的自豪,也有对友人离去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谈尘初未厌,樯乌俄小征”表达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作者并未对从事诗词创作的尘世之事感到厌倦,而是像一只黑鸦般,突然间展翅飞翔,展开一次小小的创作之旅。

最后两句“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月亮孤单地悬挂在柁楼的下方,与离别的人形成了一种遥远的联系,增添了凄凉的离别情调。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古代文化和诗句创作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诗词艺术的追求和对人情世故的感慨。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深刻的情感和景象,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体味到离别之中的哀怨与美感。

诗词推荐

僧居一路曲通村,日落层巅生暮云。白石巧於山背出,清泉时向涧边闻。钵盂未信承龙化,锡杖曾经解虎纷。归去鹤猿应笑我,稚圭何必更移文。

带露葵花贮漆盘,周遭仍簇小鸡冠。人生爱赏无时足,但作姚黄魏紫看。

素幕悠悠逼晓风,行随哀挽出深宫。妃嫔莫向苍梧望,云覆昭陵洛水东。

乌纱灵寿对秋风,怅望浮云济水东。官树阴阴铃阁暮,州人转忆白头翁。

疏巢凄冷卧西柯,梦觉归思遽许多。风雨江头乱雁字,家山坞外悬渔蓑。白杨村落庞居士,青石浮图蕴大哥。倦倚苍松坐凉夕,兔推明月下星河。

世事真如此,劳生何所知。功名蚁行磨,意气鹊栖枝。于蒍歌偏好,归来赋足师。达人宁自苦,天乐更无疑。

雨渍岚侵藓晕重,石砮楛矢正相同;取从万里鲸波路,来伴三山鹤发翁。雪上有时留醉草,花前随处打残红。化龙径去吾何憾,且与人间作岁丰。

千里伤春,江南三月,故人何处汀州。满簪华发,花鸟莫深愁。烽火年年未了,清宵梦,定绕林丘。君知否,人间得丧,一笑付文楸。幽州。山偃蹇,孤云何事,飞去还留。问来今往古,谁不悠悠。怪底眉间好色,灯花报、消息刀头。看看是,珠帘暮卷,天际识归舟。

万壑长松几岁寒,老龙曾向此中蟠。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雇宽。

径山说法口澜翻,慧海精勤三十年。他日宣城传僧宝,莫分禅律一时编。

倪郎才韵照冰壼,北向开轩颇自娱。檐度蕙风鸣鴶鵴,壁经梅雨画螔蝓。觥筹交错银河挂,文史纵横角簟铺。官舍私居同是漫,莫嗟三径就荒芜。

堂名醉白尚存不,词翰辉光射两眸。天下曾除苏氏学,禁中却有太清楼。旧碑於世已难见,真迹惟君乃得收。感叹不堪衰泪落,林卢山下水空流。

平生千里别,书问亦常来。隼拂秋云击,鸾兼霏雾回。曏无高世艺,安见出偷才。有纸盈箱箧,扃封不忍开。

抱痾三月未能瘳,乐事都无只有愁。忽觉天香参鼻观,顿令病客展眉头。拟招宾佐同欢赏,奈怯壶觞且罢休。却忆向来无事日,年年花下醉千秋。

化国春偏好,慈闱日自长。仙韶喧法曲,齐劝万年觞。

旅食江干秋复春,归耕未遂不胜贫。凭师细考何年月,可买山田养病身。

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铃。

一段太清境,谁幻出阶坳。不知身住何处,爽气逼霜袍。但见人间一样,似夜又还非夜,栖鸟不安巢。认得在尘世,禁鼓二更敲。最_看,来竹底,上梅梢。几家朱户,不如儿女醉蓬茅。谁把琴声三弄,不管骚人幽趣,似向曲中嘲。长啸赋赤壁,有酒更无肴。

我为宪部入南宫,君作尚书镇浙东。老去一时成白首,别来七度换春风。簪缨假合虚名在,筋力销磨实事空。远地官高亲故少,些些谈笑与谁同。

黄鸟鸣深林,往来疾于织。非无机杼声,其奈不成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