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阴风碧里鳞鳞瓦,落日红中缕缕烟。
无讼正如高隐发,隆冬方似早春天。
州民富庶风光好,谁信常忧满二年。

作品评述

《诗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唐民。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阴风碧里鳞鳞瓦,
落日红中缕缕烟。
无讼正如高隐发,
隆冬方似早春天。
州民富庶风光好,
谁信常忧满二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景象,以表达诗人对社会状况的观察和感受。诗中通过描写天气、景色和人民的生活富庶与忧虑,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阴风碧里鳞鳞瓦”,描绘了风起时屋顶上瓦片的景象,给人一种阴冷凄凉的感觉。

接着,“落日红中缕缕烟”,通过描写夕阳下升腾的烟雾,给人一种温暖而朦胧的感觉。

“无讼正如高隐发”,表达了社会和谐的状态,人们没有纷争和争议,宛如高山深处的隐士一般宁静。

“隆冬方似早春天”,通过对冬天和春天的对比,表达了人们生活的富足和舒适,使人感到仿佛是春天的气息。

最后两句“州民富庶风光好,谁信常忧满二年”,描绘了州民的生活富足和风景优美,但作者却反问谁能相信这样的繁荣会持续,因为社会状况往往是多变的。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社会现实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期望,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诗词推荐

东南妩媚,雌了男儿。

孤舟东去水烟微,久客那堪更送归。三月江头春尽日,片帆轻絮共纷飞。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云蔽天,雪欺树。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儿把牛索藏袖,拥鼻冲过缩其脰。茅芦咫尺且忍寒,儿归附火牛系栏。

紫阁飞章谢宠名,离筵特地敞宫楹。杯深御酒先成醉,衣拂京尘顿觉清。少室旧游窥玉霤,甘盘余训薄金籝。谁言疏傅东归盛,不得君王一饨行。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嘉李繁相倚,园林澹泊春。齐纨剪衣薄,吴伫下机新。色与晴光乱,香和露气匀。望中皆玉树,环堵不为贫。

数枝梅寄寂寥人,多谢韶华次第均。穰下此花留未发,待君同赏后池春。

渡淮才几日,道死近徐州。药有何人进,棺于底所求。本期纡紫绶,岂料殡黄楼。穷者穷如此,纷纷燕贪侯。

通宵银烛影摇红,坐对孤鸾伴守宫。空有妇人娇态在,眼儿薄媚怨春风。

别来倏忽一周星,君住家林我泛萍。到处逢人问梅坦,有时见梦说兰亭。自怜倦翼归迟暮,已报清魂入杳冥。多少微言今已矣,义难辞处写为铭。

豫建无长虑,旁窥有贩心。绝嬴由吕相,继马乃牛金。

日暖风和柳眼青,冰消鱼跃浪花生。当锋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仑戴雪行。

何处难忘酒,南州盗贼多。黄巾方裂眦,白日敢持戈。不见韩擒虎,宁闻马伏波。此时无一盏,其奈客愁何。

我念卿毋怪,难拚膝上儿。好将南内意,说与肃宗知。

丽泽门西日未俄,水明沙净卷纤罗。绿琼洲渚青瑶嶂,付与诗工敢琢磨。

溪田荦确河田沃,瘠土民劳沃土乐。河田多收十斛余,年年不肯全输租。溪田收薄少生计,刈薪卖谷完新税。春来月出不闻歌,昨朝社饮无人醉。溪翁但羡河田丰,家家瓮酒真珠红。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尝正面向人趋。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残暑才属尔,新春还及兹。真当名百药,何止谒三医?半夜暾朝日,晨兴饮上池。金丹有门户,草木尔何知!

金门君待问,石室我思归。圣主尊黄屋,何人荐白衣。年来御沟柳,赠别雨霏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