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

闰馀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
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作品评述

《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是唐代李翱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春天初起时的景色和人们在春日的风亭中尽情欢饮的场景。

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春光明媚,阳光透过蓝天洒下来,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书写了文人的心境。

诗的第一句“闰馀春早景沉沉”,意指春光融融,光亮透过晨雾,看起来有种沉沉的感觉。第二句“禊饮风亭恣赏心”,描述了人们在风亭中举行禊饮的欢乐场面,大家沉醉在春光和酒宴中,尽情欣赏。

第三句“红袖青娥留永夕”,写了一个女子的身影。红袖、青衣都是古代女子常穿的服饰颜色。女子留在这里,意味着她在这个美丽的场景中停留,过上了永恒的生活。

最后一句“汉阴宁肯羡山阴”,表示即使汉阴的景色再美,也不会羡慕山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这里景色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描写春景和风亭宴会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场景和人们的欢乐心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于春天的赞美和喜爱,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欢愉的追求和享受。

诗词推荐

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人间紫与黄。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冬晚霜露重,城遥鞍马劳。徒知事奔走,曾未补毫毛。水旱嗟嚬蹙,疮痍费抑搔。莫归何暇食,堆按簿书高。

作郡说贫人肯信,屋今售矣亦无田。囊中诗稿三千首,案上书灯十二年。马死尚难求别马,船归不过驾空船。秀亭手种花如锦,回首春风一惘然。

池塘暖碧浸晴晖,濛濛柳絮轻飞。红蕊凋来,醉梦还稀春云空有雁归,珠帘垂。东风寂寞,恨郎抛掷,泪湿罗衣。

病腹难堪七碗茶,晓窗睡起日西斜。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

一更里,瞥看参罗万象列。搜出那坐正昙,内中位貌偏别。向北方也,玉花结。银素将来细得热。把乌龟牢缠绁。然后四只脚,狞狞子一齐打折。害风儿,怎生说。

中原今仗老臣安。

漠漠平沙际碧天,问人云此是居延。停骖一顾犹魂断,苏武争禁十九年。

二十年前事,浑如梦觉时。漫行荒路迳,难认旧亭基。尚记因逃暑,曾来学赋诗。如今无可好,植杖欲耘耔。

雁山削玉上青云,仙侣常游遣俗纷。飞舄可无能少驻,洞箫何幸复亲闻。看取下户恩尤重,宾礼高贤意自欣。忽忆门西贫士宅,蛰雷绕甑黍初饙。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形影终不临,清光殊不歇。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

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了知非人间,冷然毛骨清。篝灯入幽洞,岩穴何阴阴。仙凡隔几尘,无由问霓旌。跻攀上高崖,势与龙虎争。凭栏试抚掌,碧瓷波纹生。尘缘苦未断,世路犹遐征。题诗来贤岩,晚岁当再行。

西风吹急景,美人照金井。不见面上花,却恨井中影。

归来荒却旧田园,手自诛锄又一番。江上清风终耐久,依然和月到柴门。

小儿弄笔不能嗔,涴壁书窗且当勤。闻彼梦熊犹未兆,女中谁是卫夫人。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水泛沟塍意欲餍,凌晨还复雨廉纤。早秧未颔犹须插,晚谷无多不更{土冉}。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岂惟蛙黾豪,颇觉蜂蝶狂。怅然怀故山,舍东百本桑。迨此积雨余,枝叶沃以光。父老适相遇,藉草挥一觞。一觞颓然醉,笑语相扶将。赋诗示儿子,此乐未易忘。

花满芳洲月满楼,留连从事到青州。巧分茗碗消磨睡,静拂琴徽断送愁。寒食烟花知有几,上元灯火恰才收。冷官已办江头费,烂醉春风典破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