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萧萧篇哭孙(其一)》
拼音和注音
nián nián bìng lǐ dù qiū fēng , shuāng bìn xiāo xiāo duì zhuǎn p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秋风:1.秋季的风。2.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3.蟋蟀的别名。
双鬓: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年年病里度秋风,双鬓萧萧对转蓬。
今日邻家闻玉笛,不堪吹入思悲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