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赞

五字忍饥吟,十年忘归路。
著不著大笑,一场吐不出。
相似底句,是真文殊。
无二文殊,苏卢{左口右悉}唎,{左口右悉}唎苏卢。

作品评述

《寒山赞》是宋代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忍饥五字吟,十年忘归途。
欲笑不得出,一场吐不如。
与文殊相似,文殊无二处。
苏卢左口右悉,唎苏卢左口右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叫做寒山的人的境遇。他忍饥挨饿已经五个字的时间,十年来一直忘了回家的路。他想要大笑,但却无法表达出来,就像一场无法吐出的苦水。与文殊菩萨相似,文殊菩萨并没有两个地方,就像苏卢(可能是指一个人名)左边的嘴唇和右边的嘴唇没有区别。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隐晦的语言表达了寒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境遇。诗中的寒山忍受饥饿已经长达十年之久,但他却忘记了回家的路,彷徨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他内心充满了欢乐,想要大笑,但却无法表达出来,仿佛被某种力量禁锢住了。文殊菩萨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和慈悲,诗中将寒山比作文殊菩萨,意味着他拥有智慧和慈悲的品质。最后两句诗中的"苏卢左口右悉"表达了一种迷惑和困惑的状态,也许是在暗示人生的种种矛盾和无解的境地。

整首诗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隐晦的意象,给人一种深沉、忧伤的感觉。通过描述寒山的境遇和内心矛盾,诗词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困境和迷茫的思考。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对生命的深思。

作者介绍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巖。爲青原下十三世,宝峯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诗词推荐

千般言,万种喻,只要教君早回云。夜来一片黑云生,莫教错却山前路。

肃肃艺祖,滔滔浚源。有雄玉剑,作镇金门。玄王贻绪,后稷谋孙。肇禋九庙,四海来尊。

属车隐隐还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人长门宫里来。

金衣数公子,端是贤友生。羽毛元自好,喉舌向来清。

去国三年恨,还台九死馀。凄凉曾釜粟,感咽晏楹书。鲋勺怀穷辙,鷄棲整故车。惟当亲益友,叙阔费涟如。

拨瓮浮醅新酿熟,得霜寒菊始开齐。养丹道士颜如玉,爱酒山公醉似泥。不惜蕊从蜂采去,尚余香有蝶来栖。莫嫌学舍官闲冷,犹得芳樽此共携。

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安得东南风,吹散八表外。使之天下人,共见尧眉彩。

岩峦皆创见,草木半无名。翠削山山玉,光摇树树琼。岭云随客袂,谷响答僧行。清绝浑无寐,空山月正明。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天寒聊饮酒,再酌已停觞。岂不欲酣畅,要使夜腹康。意得乐有余,偶然不必长。寄身造化中,勿使天和伤。

天得中,星辰罗。地得中,阴阳和。衲僧得中,罢却干戈。随寒逐暑,徒自波波。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诸人未举先和。因甚问著如何是汝心,却又不会,拄杖子到此,也不得无过。是汝诸人,还知痛癢么。

风雨惊呼未霁虹,笔精墨妙策新功。要令快草三千牍,故借泠然九万风。

芰荷已老,菊与芙蓉未。一夜秋容上岩桂。间蘩芜、嫩黄染就琼瑰,开未足,已早香传十里。从前分付处,明月清风,不用斜晖照佳丽。叹浮花,徒解咤,浅白深红,争似我、潇洒堆金积翠。看天阔、秋高露华清,见标致风流,更无尘意。

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云山兼五岭,风壤带三苗。野树侵江阔,春蒲长雪消。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

石乳云腴拨不开,春风潋滟碧磁杯。应无俗客烦敲臼,只恐东宫聘使来。

我公两器兼文武。谈笑岩廊无治古。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我欲形容无妙语。颂穆清风须吉甫。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百痾从中来,悟罢本谁病。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苦竹遶莲塘,自悦鱼鸟性。红荷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仙伯兮逍遥,共骑鹤兮云宵。西弱水兮东瀛洲,超然变化兮不可以留。农之田兮瘠田,仙弭节兮悯此民而勿去。白云横兮翠微,石室幽幽兮宜而燕娱。一窦之泉兮不溢不枯,仙顾而乐兮黄鹄翩其来归。有龙蛰兮于寒泉,潜而飞兮遥天。仙吹箫兮击鼓,老农酌醑兮起舞。仙驭飞龙兮四郊甘雨,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摩拊惸嫠达下情,领州作县总书生。清诗要自清心出,比自新安水更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