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宗臣的《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bù kān chóu chàng sè , jiān rù bié lí x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堪:(动)承受不了:~其苦|~一击。②(动)不能(多用于消极方面):~设想|~入耳|往事~回首。③(形)表示程度深(用于消极方面):破烂~|狼狈~。
惆怅:(形)失意,伤感:无限~。
别离:(动)分离;告别离去:~滋味。
离心:离心líxīn∶异心,叛离的心志离心离德∶离开中心离心力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原诗
亭花新乍落,砌竹远生阴。
砧杵秋城急,烟霞故国深。
不堪惆怅色,兼入别离心。
去住伤萍梗,兹期未易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