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

堂上诗书抵万钟,席间樽俎是千峰。
萧然更听松风曲,唤起江东阮仲容。

作品评述

《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是宋代晁公溯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堂上诗书堆积如山,席间酒盘肆意摆放。安静的环境中,我聆听着松风的美妙旋律,心中唤起了江东的阮仲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富有文化氛围的画面。在堂上,堆满了大量的诗书,象征着丰富的知识和学问。而席间,则是摆满了酒盘和肴馔,象征着丰盛的饮食和热闹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静静地聆听着松风的曲调,心中勾起了江东名士阮仲容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诗书、酒盘和松风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文化与美食的结合,以及艺术与自然的融合之美。堂上诗书堆积如山,暗示着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也展现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席间的酒盘肆意摆放,显示了人们的豪爽和对生活的享受。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静静地聆听松风的曲调,仿佛唤起了江东的阮仲容,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墨客的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描绘富有氛围的情景,诗词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而富有韵律的世界,使人感受到文化和自然的交融之美。这首诗词既呈现了宋代文化的特点,又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文人的敬仰,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诗词推荐

蚊母羽虫孽,与人无怨尤。胡为含毒害,吐蚊吼如牛。纷纷散草泽,勣勣森戈矛。无辜受螫蠚,皮破腥血流。覆巢或有令,未应后鸺巘。

襄王席上旧行云,二十年间生死分。可惜风流一抔土,年年春草断人魂。

芙蓉城郭,有羽仙骑鹤,来从何处。曾拉茅君峰顶会,瑶佩随风吹去。玉笈偷开,青囊拾得,笑看人间世。藏身壶里,个中别有天地。共约手种蟠桃,缀花结实,已是三千岁。欲脍长鲸麟作脯,倒海聊供一醉。偶忆寒梅,更惭小草,拂袖怀归计。蓬莱清浅,云帆他日相遇。

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山分积草岭,路异明水县。旅泊吾道穷,衰年岁时倦。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邑有佳主人,情如已会面。来书语绝妙,远客惊深眷。食蕨不愿馀,茅茨眼中见。

我正无心懒似云,那堪奔走污缁尘。飞花岸柳偏留客,吹浪江豚忽拜人。玉带暂抛烦转语,楞伽曾写悟前身。异时好说金山寺,小小渔舟唤渡频。

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玉袖凌风并,金壶隐浪偏。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白日移歌袖,清霄近笛床。翠眉萦度曲,云鬓俨分行。立马千山暮,回舟一水香。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剑水霭欢声,喜庆间生人杰。一段葱葱佳气,扇熏风时节。今朝银艾佐琴堂,争把寿香祐。去去凤皇池上,见龟巢连叶。

两岸农家各自耕,相过正欠小舟撑。牧童来往如平地,骑得吴牛入水行。

二十四番花信风,到头谁白又谁红。寻春不用苦我感,有酒且须时一中。吾辈於人长落落,浮生虽梦亦匆匆。未知今岁沧浯上,握手论心几度同。

诗吞楚泽渺无边,不用神丹骨已仙。九万里程惊落羽,三千年事抚遗编。铜盘老泪胡笳裹,金粟荒愁杜宇前。惟有双溪溪上月,清光照客尚依然。

柏舟高节冠乡邻,绛帐清风耸搢绅。岂似凡人但慈母,能令孝子作忠臣。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回首悲凉便陈迹,凯风吹尽棘成薪。

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飞落寒泉一派高,初闻响似浙江潮。松阴无雨云长润,石窦虽晴雪未消。素练几时悬绝壁,白虹千尺跨层霄。丹山自是神仙府,弱水流来故不遥。

决狱初迎雨,开仓旋嚷。青黄今接夏,饥疫免忧春。帘密风时度,宫深日倍长。纻罗随节赐,黍麦趁新尝。执热宁忘濯,清心自释烦。东朝闻好语,畏日解余暄。山磨玉尘除旧廪,捧箱采缕看新丝。一年丰乐今将半,两殿欢声外得知。舟楫喧呼招屈处,禽鱼鼓舞放生中。百官却拜枭羹赐,凶

杖藜千里访茅茨,来赴当年一笑期。白发我徒悲老大,青山君尚记艰危。夜听高论因忘寐,昼味新诗可疗饥。冬日迎长殊可爱,何妨去国少迟迟。

菊润初经雨,橙香独占秋。碧琳仙酿试新篘。内集熙熙休试、蚁浮瓯。家世传黄阁,功名起黑头。双凫傍故人舟。咫尺青云岐路、看英游。

已是年时欲雪天,谁回冷落作芳妍。极知品在群葩上,忽与梅争一着先。颜色依然香墨重,花头不减暮春圆。人言桃李多如此,有底能移造化权。

孝子推慈父,明君有直臣。岂惟成羽翼,况复掌丝纶。想像成斋旧,昭回宸翰新。固应方寸地,种德玉堂人。

秋露蔼已繁,迢迢星汉回。皎洁庭际月,流光依井苔。有客爱凉景,幽轩为君开。所思不可极,但慰清风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