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吴江垂虹亭诗

千尺危桥跨浪雄,压桥虚阁势凌空。
直疑有路通银汉,又讶横天卧玉虹。
尽挹江山归醉目,独开怀抱向清风。
却嗟景出天随后,不得当年一咏工。

作品评述

《书吴江垂虹亭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该诗描绘了一座千尺危桥横跨浩浪之上,桥上建有虚阁,气势雄伟壮观。诗人直觉认为这座桥似乎通向了银河,又惊讶地发现一道玉色的彩虹横亘天际。诗人饱览江山美景后,满怀豪情,独自敞开胸怀迎接清风。然而,他叹息景色总是在自己之后出现,无法与当年的杰作相媲美。

这首诗以巧妙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通过描写危桥、虚阁、银河和彩虹等元素,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到感悟与赞叹。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色的喜爱与追求,并流露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怀疑与不满。整体氛围既有壮丽的景色烘托,又有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诗人的情感体验,传递了对于创作能力的自我反思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感。读者在欣赏该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于创作与时光的思考与追忆。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闲想何人得似君,汎莲难滞五侯门。风流自是神仙客,雅谈谁知将相孙。寒籁忍堪飘别曲,秋霖那更洒离魂。青春渐上青云去,后会应难向水村。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容台讲礼,禖宫立祠。司分屈后,带刊陈闰。嘉祥萃止,灵驭来思。皇支蕃衍,永固邦基。

依依远势接云根,有路何曾气急人。泽广既知藏不得,异花灵草自生春。

挥毫文战偶搴旗,待诏金华亦偶为。白社遂当宗伯选,赤心旋遇以圣人知。九霄是路荣虽极,三接承恩出每迟。职在台司多少暇,亲师不及舞雩时。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驴背驮诗,鸱夷盛酒,晓踏苏堤残雪。露阙云门,璇阶玉宇,照耀日华光洁。见说孤山,犹存老树,清兴一时超越。画船归、更有渔舟,此景顿成奇绝。还四顾、表里通明,高低一色,尘土不容豪发。却忆韩郎,花开顷刻,谁得染根仙诀。雪后园林,天开图画,眼界迥然俱别。待黄昏、约取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雁塞五山临汗漫,云州一路出青冥。何因请住嘉祥寺,内史新修湖上亭。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誊书今故密。论才相若子独弃,外物有命真难必。乡闾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邻非一日。朱门奕奕行多惭,归矣无为恶蓬荜。

山前白鹤村,竹雪覆柴门。候客定为黍,务农因燎原。乳冰悬暗井,莲石照晴轩。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依然望君去,余性亦何昏。

频拭脸边新泪。

江头日暮。客子移舟迷去路。望断天涯。灯火深村卖酒家。铜*巷陌。荒*寒鸦烟树隔。往事无情。旧梦依然到五陵。

金谷园中数尺土,问人知是绿珠台。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

行役何时歇,崇安复大安。已惊桥壹线,更畏岭千盘。过雨吹烟碧,近风落叶丹。僧闲吾每羡,今日共蹒跚。

花柳村村奈老何,一春门巷断经过。无绳可系西沈日,有水皆随东逝波。妄想已空骑鹤梦,荣生亦厌饭牛歌。正须秉烛游清夜,转眼兰亭旧永和。

野水浮轻楫,暖烟生紫苇。晚来湖上望,多是罟鱼人。

初过湖南正惨悽,朔风边雪远相随。林欺橘柚看零落,岸拆蒹薜倚倒垂。可是辋川真入画,须教梁苑遍题诗。莫言北客都无有,且与湘人当土宜。

上岭或如兴,下岭复如拜。是程多泥涂,拄杖端足赖。脱屦去泥淖,停车观水械。偶然得一笑,更以苦为快。田水终夜鸣,江浪怒澎湃。听之不能睡,摩足了诗债。

雅意老山林,每作山林趣。引领山林景,赋咏山林句。岚光增日夕,林风度朝暮。时时携筇归,群山送归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