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
千门尽锁梧桐雨,万堞深笼薜荔秋。
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

作品评述

《雨花台》

六朝宫苑帝王州,
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
却将歌舞破除休。

千门尽锁梧桐雨,
万堞深笼薜荔秋。
试陟雨花台上望,
夕阳烟水替人愁。

中文译文:
六朝宫苑,帝王疆域,
何事兴衰竟如同邮件之往来。
曾经战争的收场既平息过来,
却将歌舞舍弃,休止不再。

千门犹被锁住,梧桐间飘洒的雨水,
万堞深深地笼罩了菩提秋意。
试着登上雨花台,向下眺望,
夕阳如烟,在水中映射,替人生起愁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雨花台这一历史名胜景区的景色和氛围,在抒发作者对六朝遗址的思念和感叹,以及对战争对于文化和文明破坏的深切感受。诗中通过描写雨花台、门、梧桐、雨水、堞、薜荔等形象,传达出帝王辉煌的过去,以及衰败和战争带来的伤痛与哀愁。

赏析:
1. 诗中呈现的对帝王时代和六朝文明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这段历史的宏伟和辉煌,强调了六朝时期的繁华和灿烂,同时也暗示了帝王辉煌的盛衰无常,令人惋惜。
2. 通过"将歌舞破除休"的描写,表达了战乱的摧毁,文化的抑制和沉寂,突出了战争对美好和文明生活的破坏。这种对战争的批判和人们愤懑的情感,给予读者深思。
3. "千门尽锁梧桐雨"的描写,表达了门户紧闭、黑暗逼近的意象,增加了气氛的紧张和压抑感。
4. "万堞深笼薜荔秋"的描写,通过秋意浓郁的薜荔和墙堞的深沉,表现出雨花台的凄美景象和衰败的封闭氛围。
5. 诗的结尾部分"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以夕阳映射在烟水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落寞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推荐

香火社闲棋度日,溪山伴静酒为年。碧霄鹤唳诗情远,湖院僧知蔡梦圆。常喜春锄行佚老,每嫌棋路尚争先。平湖草岩径行好,后夜延缘刺钓船。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艾褐家紬阔阔裁,抱孙携子看灯来。余甘暂弃从教觅,莫斗机心漫自猜。

椒壁轻寒转晓晖,珠帘不动暖风微。可怜春色来依旧,惟有余香散不归。

君恩浩荡似阳春,海外移来住海滨。莫向沙边弄明月,夜深无数采珠人。

苍然暮色已峥嵘,姑射山头卧玉鲸。墨客强生龙虎想,我来犹自怯威名。

一簇楼台锁翠烟,雨疏溪阔晚秋天。西风吹老芙蓉院,两两鸥凫傍水眠。

慈圣宫中每发心,几将大藏供丛林。内人也自承风旨,舍与中官安奉金。

湖心涌出鼋头山,白波翠岛非人寰。清虚宜作水仙府,鳞堂荷屋居其间。渊都群灵孰为主,烟鬓翛然一神女。柔姿谁敢狎相亲,笑叱鼍龙起雷雨。玉骨蝉轻蜕几秋,世缘已断静无愁。采兰每约湘滨会,拾翠时陪汉上游。水禽翔鸣卫芝盖,长在苍茫杳冥外。鲛人献绡裁作衣,螺女供珠缀为佩。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绨帙抛蓬观,军牙佐柳屯。伏熊均轼宠,睡貉袭裘温。睢苑寒云隔,渔挝暝鼓喧。帛书无厌数,知有雁为门。

迢递南征日,边陲路转赊。零陵还属楚,湖口只如巴。送舍应防虎,居人解捕蛇。九疑遥在望,稽首问重华。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老怯危桥泥没膝,喜闻吾党政如春。须君不惜千金费,此後宁无我辈人。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亦云善拟议。呜呼彼鸿渐,进德亦犹水。我如骂其说,木舌畅所指。

休论驼背锦模糊,且试腰间金仆姑。边头可是怜侬辈,忽作徐熙雪雁图。

山中良自好,住久乐已成。山木有嘉荫,山禽无俗声。永言辞世路,世路多不平。亦以性疎懒,不能但劳生。

东风卷尽欺花雨。月明皎纸庭前路。月底且论诗。从教露湿衣。明朝愁入绪。各自东归去。后夜月明中。绿尊谁与同。

伊昔中山胜事赊,初当三五便开花。君能选色沉醉倒,我自伤心深感嗟。聚散十年逢节序,穷通百态各天涯。使君绮席谁同乐,莫遣灯花照鬓华。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