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
千门尽锁梧桐雨,万堞深笼薜荔秋。
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

作品评述

《雨花台》

六朝宫苑帝王州,
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
却将歌舞破除休。

千门尽锁梧桐雨,
万堞深笼薜荔秋。
试陟雨花台上望,
夕阳烟水替人愁。

中文译文:
六朝宫苑,帝王疆域,
何事兴衰竟如同邮件之往来。
曾经战争的收场既平息过来,
却将歌舞舍弃,休止不再。

千门犹被锁住,梧桐间飘洒的雨水,
万堞深深地笼罩了菩提秋意。
试着登上雨花台,向下眺望,
夕阳如烟,在水中映射,替人生起愁绪。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雨花台这一历史名胜景区的景色和氛围,在抒发作者对六朝遗址的思念和感叹,以及对战争对于文化和文明破坏的深切感受。诗中通过描写雨花台、门、梧桐、雨水、堞、薜荔等形象,传达出帝王辉煌的过去,以及衰败和战争带来的伤痛与哀愁。

赏析:
1. 诗中呈现的对帝王时代和六朝文明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这段历史的宏伟和辉煌,强调了六朝时期的繁华和灿烂,同时也暗示了帝王辉煌的盛衰无常,令人惋惜。
2. 通过"将歌舞破除休"的描写,表达了战乱的摧毁,文化的抑制和沉寂,突出了战争对美好和文明生活的破坏。这种对战争的批判和人们愤懑的情感,给予读者深思。
3. "千门尽锁梧桐雨"的描写,表达了门户紧闭、黑暗逼近的意象,增加了气氛的紧张和压抑感。
4. "万堞深笼薜荔秋"的描写,通过秋意浓郁的薜荔和墙堞的深沉,表现出雨花台的凄美景象和衰败的封闭氛围。
5. 诗的结尾部分"试陟雨花台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以夕阳映射在烟水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落寞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推荐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恰则小庵贪睡著。不知风撼梅花落。一点儿春吹去却。香约略。黄蜂犹抱红酥萼。绕遍寒枝添索寞。却穿竹径随孤鹤。守定微官真个错。从今莫。从今莫负云山约。

去年人在凤凰池,银烛夜弹丝。沉水香消,梨云梦暖,深院绣帘垂。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谁知。杨柳风柔,海棠月淡,独自倚阑时。

铁围重入骨余劖,满国荆茨不可芟。野旷侧身愁短褐,园荒托命失长镵。三更自啮明茎草,一叶图开弱水帆。欲逗残生竟何事,日来新制稻畦衫。

昨日卢梅塞口,整见诸人镇守。都护三年不归,折尽江边杨柳。

豪杰消磨叹五陵,发冲乌帽气填膺。眼前不是无豪杰,身后何须论废兴。当道有蛇魂己断,渡江无马谶难凭。可怜一片中原地,虎啸龙腾几战争。

面壁风规久寂寥,儿孙旋旋立新条。不知断臂缘何事,血洒空庭雪未消。

司空爱尔尔须知,不信听吟送鹤诗。羽翮势高宁惜别,稻粱恩厚莫愁饥。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高墉行马接通湖,巨壑藏舟感大夫。尘壁暗埋悲旧札,风帘吹断落残珠。烟波漾日侵颓岸,狐兔奔丛拂坐隅。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

千秋马当庙,千寻狮子矶。寒风起崖腹,惨澹含阴威。孤帆驾巨浪,瞬息洲渚非。忠信傥可仗,神理兹不违。

长途已自穷,此去更西东。树色荣衰里,人心往返中。别情流水急,归梦故山空。莫忘交游分,从来事一同。

指天指地展戈矛,直至如今战不休。假使群灵都杀尽,一身还有一身愁。

高轩数许过三径,日云暮矣殊未来。汤熨病人狂欲走,戏作冷语成优俳。欻思官池颇空闃,况有水花明晚色。人间虺虺方蚊雷,植杖裴回须月出。

昔公在少师,未尝弃嘉节。今宵秋半分,空羡西园月。天色湛澄清,风声冷骚屑。笑言不可亲,引领望金阙。赖有箧中诗,端居数披阅。

莫把三才别立根,此身亦自一中分。四时环绕天包地,万片掷舒山出云。道在灵台常泼泼,气归元海自沄沄。百年保合太和内,老学无成恐有闻。

三月雰雰雨,曾无两日晴。旅怀常寂寞,佳节负清明。野树暮云合,山溪春水平。彭郎有音信,处处避回兵。

江南清绝处,此地数经过。疎柳依秋浦,归船乱晚波。王侯几蚁穴,天地一渔蓑。安得玄真子,同编唱和歌。

翔风走尘沙,草树正玄黄。烟昏路漫漫,日冷云苍苍。杜公作诗处,武侯近战场。陈迹勿惊心,俯仰已堪伤。

楮生玉面务深藏,未肯横陈翰墨场。一幅降牋何用许,价高缘写宋文章。

寻常少往还,门静似居山。书为传家秘,琴因国忌闲。坐衙更鹤氅,行乐到禅关。约我休官后。邻居竹树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