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萨都剌的《季子庙》
拼音和注音
gōng zǐ bù lái chūn cǎo lǜ , gù gōng hé shǔ yì lí l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故宫:旧王朝的宫殿。今多特指北京的明清旧宫,位于北京紫禁城神武门内,殿宇高耸,园亭宏丽,1925年改为故宫博物院,开放供人参观。后因战乱而将部分文物运至台湾,现存放在台北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
公子:(名)旧时称诸侯、官僚的儿子,后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春草:春天的草。喻卑微。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不来:不归。逸诗《狸首》的别称。因狸一名不来,故称。
草绿:绿而略黄的颜色。
故宫禾黍:语出《诗·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后以“故宫禾黍”比喻怀念故国的情思。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公子不来春草绿,故宫禾黍亦离离。
沸原尚有千年井,古篆犹存十字碑。
去国一身轻似叶,归田两鬓细如丝。
李家兄弟一朝暮,羞见延陵季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