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辞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诗意及赏析:
这首诗是李煜在唐朝时期所创作的。全诗用辞悲凉而富有诗情画意,传达了诗人的忧伤、迷惘的心情。

诗的开篇,“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通过珠宝的碎裂和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眼前美好事物的破灭与逝去。

接下来的两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怨恨无法消散,身体也无法掌控,处于彻底的失落与无助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描写了珍贵的药物残留在玉笥中,而香奁却已经染上了尘埃。诗人的前世的哀痛变为今生的伤感,但他已无泪可流。

最后两句,“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将人与花树进行比较,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感叹;春天的凋零也暗喻了人生的苦难。

整首诗悲切的情感、凄凉的意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追忆过往、痛苦彷徨、顷刻间幸福被击碎的形象,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懊悔,同时也反映了人世间的无常和苦难。

诗词推荐

门外桃花落渐多,一双新燕又来过。寄语城东王贡士,今年春酒味如何?

八月微凉生枕簟。金盘露洗秋光淡。池上月华开宝鉴。波潋滟。故人千里应凭槛。蝉树无情风苒苒。燕归碧海珠帘掩。沈臂昌霜潘鬓减。愁黯黯。年年此夕多悲感。

老去长净一寸阴,良辰物色负幽襟。中秋素月偏离毕,九日黄花未散金。蓓蕾不妨供小摘,茱萸聊复伴孤斟。重阳何必今朝是,从此篱边日访寻。

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天涯倚楼新恨杨柳几丝碧还是南云雁少锦字无端的宝钗瑶席彩弦声里拚作尊前未归客遥想疏梅此际月底香英白别后谁绕前溪手拣繁枝摘莫道伤高恨远付与临风笛尽堪愁寂花时往事更有多情个人忆

久坐懒成癖,谁令老作魔。逢人说江海,著处是关河。陇底烽燧暗,海门鸿雁多。西楼云水白,犹奈酒樽麽。

烂熳南枝与北枝,残香落落影离离。多情明月还相照,无赖狂风且莫吹。纵饮不辞今日醉,算开犹是隔年期。最怜今夜黄昏后,寂寞微吟倚树时。

人品悬知大不同,一丝羞见钓台风。七年假守如虚叟,万首新诗似放翁。贷死偶余吟鬓白,每生犹想战尘红。范侯胸次秋天碧,好借宽閒翼断鸿。

道人居此岩,诵经岁云久。鬼神夜护持,空岩击刁斗。吁嗟已成尘,藤萝穿石牖。

节将飞飏去,牙郎卖弄馀。唐臣不负国,惟有一尚书。

辙幼侍先君,闻尝游庐山,过圆通,见讷禅师,留连久之。元丰五年,以谴居高安,景福顺公不远百里惠然来访,自言昔従讷于圆通,逮与先君游,岁月迁谢,今三十六年矣。二公皆吾里人,讷之化去已十一年,而顺公七十四,神完气定,聪明了达。对之怅然,怀想畴昔,作二篇赠之。屈指

意态婵娟画不如。莹然初日照芙蕖。笑捐琼佩遗交甫,肯把文梭掷幼舆。花上蝶,水中凫。芳心密意两相于。情知不作庭前柳,到得秋来日日疏。

坐据白云岩下地,仰看青镜匣中天。

忧人何处可销忧,碧瓮红栏湓水头。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

莫道庵子是借底,只你也是借将来。劝君莫作来生债,尽底还他亦快哉。

古寺何年斩,山空一片云。乔松含晚翠,修竹洒清阴。老衲朝阳缀,睢鸠带雨吟。

宦情一片莫云浮,归兴双溪春水流。惜别长官携酒盏,送行诗友候津头。人方挟弹窥黄雀,我不知机愧白鸥。数夕打篷风更雨,并无明月载空舟。

玉肌香衬冰丝縠。系丝冰衬香肌玉。纤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纤。巧裁罗袜小。小袜罗裁巧。移步看尘飞。飞尘看步移。

濑寒隐鱼鳖,庙古动龙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喜则喜、得入手。愁则愁、不长久。忻则忻、我两个斯守。怕则怕、人来破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