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延平邓医

和扁过门千百辈,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

作品评述

《送延平邓医》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和扁过门千百辈,
邓先神妙七闽推。
非关玉枕方犹閟,
自是金篦刮已迟。
天下岂无书未见,
世间唯有老难医。
绮裘宝马相酬赠,
未抵樗翁七字诗。

诗意:
这首诗是刘克庄送别延平的邓医生所写。诗中表达了对邓医生的赞美和钦佩之情。诗人称邓医生的医术神妙,被七个闽地推崇。他并非因为名利,而是自愿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条件,以救死扶伤为己任。诗人认为,尽管世间有许多医书,但唯有老医生才能治愈那些艰难的疾病。诗人送给邓医生华丽的衣裳和宝马作为礼物,但这些礼物却无法与邓医生的七字诗相比。

赏析:
这首诗以送行为背景,通过对邓医生的赞美和对医者职责的思考,展现了医者仁心和医者崇高的品质。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五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邓医生的崇敬之情。

首句“和扁过门千百辈”,表明了邓医生的医术高超,扁指的是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师,以医术高明而闻名。这句诗意呼应了邓医生在医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表达了邓医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态度。玉枕、金篦都是身份地位高贵的象征,但邓医生并不在意,他把时间花在了救死扶伤的事业上。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诗人表达了医学知识丰富,但唯有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才能应对各种疑难杂症的观点。这句诗意呼应了老医生的经验和智慧在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表明诗人送给邓医生的华丽礼物,不能与邓医生的七字诗相比。樗翁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杜牧,他以七字诗著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邓医生医术和才华的敬佩,以及对邓医生为人谦逊的赞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邓医生的品质和医者的崇高精神,展示了作者对医者的敬意和对医学价值的思考。送延平邓医

和平医学家延平的邓医生,扁平是多少辈子都拜访过的,邓医生的医术神奇被七个闽地推崇。他不是因为名利而受到尊敬,而是因为他自愿放弃了奢侈的生活条件,以救助病人为己任。他不是因为有玉枕而安心,而是因为有金篦而过于迟钝。尽管世界上有各种医书,但只有老医生才能治愈那些艰难的疾病。华丽的衣物和宝马作为礼物送给邓医生,却无法与邓医生的七字诗相媲美。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宋代写的,以送别延平的邓医生为题材。诗中表达了对邓医生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同时思考了医生的责任和价值。诗词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邓医生高超医术和崇高品质的崇敬。

首句“和扁过门千百辈”,表明了邓医生的医术高超。扁指的是扁鹊,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师,以医术高明而闻名。这句诗意呼应了邓医生在医学领域的卓越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非关玉枕方犹閟,自是金篦刮已迟”,表达了邓医生不为名利所动的态度。玉枕、金篦都是地位高贵的象征,但邓医生并不在意,他将时间花在了救助病人的事业上。

“天下岂无书未见,世间唯有老难医”,诗人表达了医学知识丰富,但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才能应对各种艰难病症的观点。这句诗意呼应了老医生在医学实践中经验和智慧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绮裘宝马相酬赠,未抵樗翁七字诗”,表明诗人送给邓医生的华丽礼物,无法与邓医生的七字诗相比。樗翁指的是唐代文学家杜牧,他以七字诗著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邓医生医术和才华的敬佩,以及对邓医生谦逊为人的赞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邓医生的品质和医者崇高的精神,展示了作者对医生的敬意和对医学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行尽湘中一月春,霜髭几欲染缁尘。山无重数几何路,花不知名俱可人。午困得茶聊吻润,春愁着柳亦眉颦。天教早办公家事,乞取身归笠泽滨。

扰扰尘埃白日忙,偶然来谒赞公房。行登峻岭跻攀倦,坐俯清泉笑傲凉。林静鸟声酬客语,风来花气逐人香。此时已觉凡尘断,分得高僧兴味长。

阑暑秋郊暮,前山瘴雾中。猿猱都下饮,鸟雀未归丛。弄影试新月,披襟招好风。银潢向何夕,零露湿梧桐。

早修容服侍明公,琴匣书签坐卧同。春色故随流水去,雨声犹向落花中。月明东阁凭阑歇,尘暗西窗倚镜空。十二峰头云不尽,夜深还到楚王宫。

跼蹐民无地,焦熬岁不天。雨方宽赵日,数已入汤年。调饷今方尔,蠲租恐未然。古来勋业盛,根本讳沉锦。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先王昔牧紫阳城,池边驻屐荷花生。先王今居帝青阁,岁岁荷花自开落。华榜高垂四十年,银钩铁画蛟龙缠。公来对之不忍去,如见先王在眼前。愿公子孙满仙籍,相继此邦森画戟。愿君与国为柱石,长使邦人歌驻屐。

腊前三日巳奇绝,年後六花仍作团。才定忽斜偏有思,欲消还冻不胜寒。且留大地万银屋,要伴青天孤玉盘。今岁上元君记取,红灯白月雪中看。

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月和残梦圆。背灯惟暗泣,甚处砧声急。眉黛小山攒,芭蕉生暮寒。清风明月夜深时,箕帚卢郎恨已迟。他日孟家坡上约,再来相见是佳期。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物无心敢忘渠。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余。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莘老见称政事与书,而莘老书至不工。)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猩巾绉折亚枝红,独现精神万绿中。带种归来传博望,动人咏处想荆公。独风绛彩逃春艳,萦火朱房烁暑空。别有盆窠培埴异,深黄浅碧不相同。

早作西州行,暮作西州宿。杨柳忽风生,年年芳草绿。

玄路绝时分鸟道,见闻泯处涉功勋。何如只麽闲闲地,月浸冰壶夜不痕。

古院无僧住,含情更惘然。绿苔欺破阁,白鸟没飞烟。壶隐迟迟日,筒分细细泉。栏干聊小凭,取次缀诗篇。

莫笑花前醉堕巾,放翁又看一年春。寻巢燕熟频穿户,酿蜜蜂喧不避人。楚庙羔豚初散社,稽山笋蕨正尝新。要知不负年光处,南陌东阡自在身。

元化机缄未易知,此心之外更关谁。题名本自非千佛,造物休言是小儿。得失天心如契錀,古今人事等花枝。看来勋业皆吾分,何用谆谆诧一时。

闻道青云友,曾过广武庐。中园玩萧寂,嘉树日扶疏。坞静蝉鸣急,花翻鸟集馀。赋成谁见忆,唯是沈尚书。

昔寻老岳到庵西,岳死庵空路已迷。师举旧诗余不记,茫然恐是梦中题。

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三十六陂烟雨。旧凄凉、向谁堪诉。如今谩说,仙姿自洁,芳心更苦。罗袜初停,玉榼还解,早凌波去。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