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回

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
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
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
下辇便高宴,何如在瑶台。

作品评述

《上之回》

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
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
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
下辇便高宴,何如在瑶台。

译文:
在太平盛世中,兴致勃勃地游玩,
皇帝发出宣旨,将要前往回游之地。
马车随着流水的声音行进,清悦的笛声伴随着落梅的芬芳。
山岭上的云朵像盖印一样顺着道路转动,岩石上的花朵映着宴席上的彩带。
陛下下车后会有一场盛宴,可是否与在瑶台上一样美好。

诗意:
这首诗歌描绘了唐代的太平盛世,以及皇帝在享受游乐时的心情。诗人以形象的描写展现了景色的美丽和享受的愉悦。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一种渴望,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与皇帝一起享受宴席,体验瑶台之上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太平盛世的景象,诗人用形象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皇帝的游乐场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好的虚拟世界。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致入微,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清悦的笛声和芬芳的梅花。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的心愿,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与皇帝一同分享这美好的时刻,展现了作者对高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诗歌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展示了唐代的繁荣与和平,表达了作者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和情绪上的愉悦。

作者介绍

陈子良,吴人。在隋时为杨素记室。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隐太子学士,贞观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诗十三首。

诗词推荐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沙拥大江水,泥封函谷关。古来世上雄,宰木风雨寒。鲁儒守一经,亦有涧谷盘。何事穷愁极,江南庾子山。

仙佛人言是一家,好分半席共烟霞。廓清摧陷儒家事,不谓青山识正邪。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过眼浮云齐剑吷,会心真趣付炉尖。羲皇弭节前余路,日景方中未迫崦。

少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瓯。铃声忽起九天半,有塔危峰最上头。

晚麦芒干风似秋,旅人方作蜀门游。家林渐隔梁山远,客路长依汉水流。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胸中愤气文难遣,强指丰碑哭武侯。

一性圆明俱是佛,四方落魄总成仙。逢人只可少说话,卖卜不须多觅钱。退一点行安乐法,道三个好喜欢缘。老夫亦俗挑包去,若要相寻在酒边。

易学渊源出义方,绪余犹作汉文章。名高未急蓬莱岛,心远宁专雁鹜行。纸尾固无勋可策,松间殊有味难忘。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夏夜僧窗淡月笼,新凉绝类九秋中。曲生入座有清浊,荔子堆盘能白红。持此淹留数佳客,慰予牢落一衰翁。骊驹散后君知否,独卧山房竹里风。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开。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冰泮寒塘始绿,雨馀百草皆生。朝来门閤无事,晚下高斋有情。

平生故人同偪仄,近者不见云泥隔。男儿命好百不忧,封侯起第如戏剧。我痴正亦坐命穷,眼暗头童守书策。风吹破屋雪入怀,独与蜗牛夜争席。旧雨人来今不来,唯有五穷充上客。人生羁旅谁过我,欲归岂惜还乡帻。腹中郁勃不耐事,何用使人轻跛瘠。登山未厌日月流,掩关但恐功名迫。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桥上垂杨系马嘶,桥头船尾插青旗。船来船去知多少,桥北桥南长别离。亭上几倾行客酒,游人自唱少年辞。百年回首皆陈迹,浮世飘零亦可悲。

碧草幽花满故园,南山卧对久忘言。年来行李书千卷,老去生涯水一村。已辨弓蛇还石虎,母烦怨鹤与惊猿。秋光更比春光好,蜂蝶纷纷不到门。

摄提之岁兮厥月惟寅,蓂谁商略兮六荚发春。揆王初度兮箕横翼陈,纷吾先驱兮康护帝茵,谓太平本无象兮,何为而生凤麟。艺兰之九畹兮蕙茝同芬,河润九里兮其源骏奔。春风兮桃李,芳菲菲兮袭人。绶累累兮万石,孰前修兮后尘。阆风兮县圃,归来兮隐沦。芰车兮荷屋,倚桂枝兮轮囷。

已著西山序集端,欲添一字愧才悭。平生行脚千诗里,岁晚营巢万竹间。后有杨雄宁不好,世无孔子孰能删。归舟它日溪边过,珍重先生莫掩关。

我尝游太湖,爱石青嵯峨。波澜取不得,自后长咨嗟。奇哉卖石翁,不傍豪贵家。负石听苦吟,虽贫亦来过。贵我辨识精,取价复不多。比之昔所见,珍怪颇更加。背面淙注痕,孔隙若琢磨。水称至柔物,湖乃生壮波。或云此天生,嵌空亦非他。气质偶不合,如地生江河。置之书房前,晓雾

于皇时宋,永祚有基。始翳覆护,扶而立之。敢忘昭答,牲分酒釃。灵其燕乡,益相本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