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宋妃六首

城中灯火照青春,远引吾方避纠纷。
游衍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
愁寻径草无求仲,喜对檐花有广文。
邂逅一樽聊酩酊,声名身後岂须闻。

作品评述

《次韵酬宋妃六首》是宋代王安石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城中灯火照青春,
远引吾方避纠纷。
游衍水边追野马,
啸歌林下应山君。

愁寻径草无求仲,
喜对檐花有广文。
邂逅一樽聊酩酊,
声名身後岂须闻。

中文译文:
城中的灯火映照着年轻的心情,
远离纷争是我追求的。
在水边游荡,追逐着野马,
在林间高歌,应和山君的呼唤。

忧心忡忡地寻找道路,草木无知我对仲(指友人)不求;
高兴地对着房檐上的花朵,有广文(指广博才学)之感。
偶然相遇,举杯畅饮,畅快醉酣;
名利在身后,又何必须要传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王安石远离世俗纷争,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城市中的灯火照亮着年轻的心情,城中的喧嚣与权谋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选择在大自然中游衍,追逐野马,高歌林下,与山君相应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与自然交融的情感,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矛盾感受。诗人愁心忡忡地寻找人生的道路,但草木是无知的,对于他的求索并不能给予回应。然而,对于广博才学的喜悦,却让他感到满足和愉悦。此处可见,诗人对于人生的追求和对于知识的渴望之间产生了一种对立和矛盾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超脱态度。诗人认为,名利应该放在身后,不必追求和传闻。他选择与友人相聚,举杯畅饮,享受眼前的快乐和自由。这种超脱名利的态度,彰显了诗人王安石追求自由与内心宁静的生活追求。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自由、追求与超脱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相融合,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轩锁碧玲珑,好雨初晴三月。放出暖烟迟日,醉风檐香雪。一尊吟远洗妆看,玉笛笑吹裂。留待夜深庭院,伴素娥清绝。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阴坐久入池中。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

擿埴凭谁为指南,囊空羞涩不容探。年光有限堂堂去,世事无心细细参。故旧白头惊未识,比隣青眼喜相谙。此生自断何须问,荼苦从今等荠甘。

秋气满堂孤烛冷,清宵无寐忆山归。窗前月过三更后,细竹吟风似雨微。

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近取河湟议出师,公才正合济今时。朝廷好问平戎策,郡县无劳谕蜀辞。萧相餽饷堪仰给,马卿建节忽西之。未容岁课关中奏,即听风声剑外驰。垅雪欲飞行路片,江花应发到官枝。桑麻蔽野居民富,锦绣连甍雅俗熙。万井讴歌饶乐事,百城财赋省文移。就更使部虽云速,入用王朝固未迟。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夹道名园迷屈曲,压枝秋实乱青红。寒畦覆绿将收菜,野蝶双飞尚绕丛。田父欣来问行幸,依稀还似斗鸡翁。

黄山叶县连墙居,谢公席上对摴蒱。双鬟女弟如桃李,早许归我舍中雏。平生同忧共安乐,岁晚相看青云衢。去年樽酒辇毂下,各喜身为反哺乌。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解佩我无明月珠,折柳不对千里驹。念君胸中极了了,作吏办事犹诗书。浊酒挽人作年少,关防心地亦时须。

晴云耸奇峰,烈日破昏雾。谪仙有行色,朋僚伤远送。嗟哉君子人,簿书久倥偬。文星应长庚,劲气模螮蝀。幡然玉京去,伫听朝阳凤。岩野岂能留,端肖高宗梦。

献寿上公先入阁,书云太史亦登台。惟应闲杀明农叟,起晏柴门晓未开。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居人仿佛武陵客,户种橘柚收为租。高风欲起沙鸟避,明月未出霜猿呼。中有林屋仙所都,银房石室开金铺。罗浮峨眉互通达,别有路往非人途。

就养京华去,声驰日月旁。芝封三锡命,桂籍再傅芳。荡节光华远,归轩锦绣香。高閒尘不染,隐几到羲皇。

尽道是伤春,不似悲秋怨。门外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空肠断。朝来一霎晴,薄暮西风远。却忆黄花小雨声,误落下、三四点。

夜泊南津梦岸斜,老来行役只堪嗟。满篷风露五更月,残梦溪山百里家。蹴起睡奴催纤路,坐同吟伴说梅花。此归又且深深信,澜到中閒要见涯。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兹游苦不数,再到遂经旬。萍盖污池净,藤笼老树新。林乌鸣讶客,岸竹长遮邻。子云只自守,奚事九衢尘。

煌煌六世学,兀兀门亦专。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字。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策勋径投笔,守志

客里谁怜季子裘,半生多是异乡游。清尊对月成孤赏,残笛临风动远愁。淮浦断云随雁没,楚江寒水带冰流。相思何处劳凝望,烟草微茫白鹭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