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州八境图》八首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作品评述

诗词:《虔州八境图》八首

却从尘外望尘中,
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
只寻孤塔主西东。

中文译文:
转身离开尘世的喧嚣,
眺望尘土中的景象,
无尽的楼台被烟雨所蒙蔽。
山水照映着人们的迷惑和迷失,
只有孤塔作为向导,东西方交汇的主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的《虔州八境图》的八首之一,描述了虔州八景中的一幅景象。虔州是现在的贵州省遵义市,以其秀美的山水景色闻名。诗人离开尘世的纷扰,从外面的世界眺望虔州的景象。然而,由于烟雨的笼罩,眺望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楼台隐现。山水照映着人们的迷惑和迷失,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只有孤塔作为向导,引领着东西方的主人,带领他们穿越迷雾,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首诗通过描绘虔州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迷茫和困惑的感受。烟雨蒙蔽的景色象征着人们在世间纷扰中迷失的心灵,而孤塔则象征着指引和希望。诗人表达了对迷失状态的痛惜,同时也传达了对于心灵指引和寻找真相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苏轼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追求的关切。它通过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们在尘世中迷失方向的忧虑,并通过孤塔的形象给予了人们希望和指引。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启发,展示了苏轼卓越的诗才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梧桐倾鸣凤,鸣凤邀高翔。微虫缕众叶,玲珑秋日光。本性苟不易,憔悴庸何伤。

山中何所有,古松与清泉。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临流或倚树,物我两悠然。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

文星又转作郎星,晓握兰香上玉清。屹立太微东北角,是非时与上台争。

平旦面数箸,晡时饭一杯。枝梧长日过,怅望早秋来。团扇寻诗写,缁巾借样裁。惟应水边坐,待得市船回。

半身映竹轻闻语,一手揭帘微转头。此意别人应未觉,不胜情绪两风流。

早岁蜚声应宿郎,至今鸡舌尚含香。未应驷马夸流俗,只为慈亲乐故乡。

斗峰遥忆旧松台,为劝农耕特地来。短李高名光翠壁,伪刘陈迹没苍苔。洞天日永风埃净,岩壑云收霁色开。好景最宜供宴赏,操觚欲赋愧非才。

来访双成宅,溪流绕故山。玉真归帝所,金鼎落人间。云气生窗户,松声记佩环。神仙在何处,且得片时閒。

冰枯雪老尚天台,使我诗肠日九回。归去来兮须岁暮,岁云暮矣不归来。

杜门十日疾,因得观妄身。勿云千金躯,今视如埃尘。平生老赤脚,每见生怒嗔。挥汗煮我药,见此愧其勤。

发白面黄,鼻直口方。云水精神老,丛林气味长。青蛇露时星烂烂,白鸟没处烟苍苍。印空有据,印泥成章。家家门前柏树子,岂独赵州能对扬。

联镳小憩定林庵,祗欠携壶太子岩。禅律兵机非二致,山僧笑我饱曾参。

夜雨昏昏欲雪天,数家灯火北山前。乡心认作桑麻路,忽有湖船奏管纮。

树色已非昨,虫声不忍闻。乱鸦投急景,老树淰长云。百顷青黄半,一村晴雨分。凭阑新得句,书赠特山君。

万条银烛间灵旗,一片清香匝玉墀。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

寄语林为靖,梅花几度间。黄金台下落,应是不归来。

萧关风急马频嘶,四塞河山动鼓鼙。独立高台望烽火,胡笳多在蓟门西。

九曲诸峰向背殊,丹青虽巧不能模。堂堂标致高如许,灵迹何须问有无。

将谓清风全扫地,世间今复有虑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