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半山间忽见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约一笑花下

缘云梯迳穿林麓,岁晚山寒风折木。
司花为我发春妍,繁红几树惊愁目。
有美人兮在空谷,似笑漫山总粗俗。
淡烟疏雨罗浮村,万里相将跨黄鹄。

作品评述

《冬半山间忽见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约一笑花下》是宋代杨冠卿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冬天里的一幅美丽景象,通过描绘桃花和江梅的盛开,表现了自然界在寒冷季节中的生机和美丽。

诗意:
诗人在冬天的山间意外地看到了来访的客人,他们如桃花一般娇艳,如江梅一般芬芳。诗人惊叹于这美丽的景象,感受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迹象。诗人借景抒情,以桃花和江梅的美丽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愉悦。在这美景之中,诗人还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在空谷中笑靥如花,与周围粗俗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展现了冬天中的美景,通过描绘桃花和江梅的盛开,传达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希望与喜悦。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美景与粗俗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美的珍贵和难得。诗中的女子形象也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她笑靥如花,仿佛是山间的仙子,使整首诗更具吸引力。

通过描绘山间的桃花和江梅,诗人通过视觉形象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希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和美丽。诗中的对比手法也使诗歌更具张力,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充满诗意的世界。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自在晴云覆苑墙。徘徊明月驻清光。已看红袖沾芳酒,犹认宫螺映绮窗。金翡翠,绣鸳鸯。春风花暖柳绵香。殷勤未数闲情赋,不愿将身作枕

元辰既择,礼备乐成。洪历在手,祗饰专精。三推一墢,端冕朱绂,靡辞染屡,以示黎甿。

菊苗新擢马兰丛,柳老吹花拂掠空。闻说先生过山去,钓丝无主系东风。

又见城门出土牛,鸡肤龟手稍和柔。懒陪内史吟人日,不记灵均降孟陬。病与风光犹未隔,老逢节序只添愁。可怜满镜星星发,欲戴春幡却自羞。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莫为梅花费诗句,细思丹桂是天香。

吾儿癸卯豚犬耳,徐家同日生明珠。乃翁爱子爱其类,堆盘岁岁分甘腴。尝新既足旨甘奉,遣送更欲均有无。但肯食芹而美矣,如渠此意夫岂徒。嗟予已老将疾至,肉味不啜惟僧蔬。忽惊马乳堕几案,未免馋口餐其余。

银丝饼熟笋供臛,玉糁羹香花嗽芽。食粥案头添雅供,不知此味更谁家。

晨策东篱路,煌煌寒菊英。我岂无他人,底事忆渊明。忘言会诸理,扫尽世俗情。悠然见南山,此意谁与评。

梦寐羊求客,清游乐此邦。一篙残腊雨,千古富春江。岸转青螺合,烟明白鸟双。洗除名利迹,滩濑日春撞。

太原郭夫子,行高文炳蔚。弱龄负世誉,一举游月窟。仙籍第三人,时人故称屈。昔余吏西省,倾盖名籍籍。及我窜群舒,向风心郁郁。归来暮江上,云雾一披拂。雷雨不下施,犹作池中物。念君介然气,感时思奋发。示我数篇文,与古争驰突。彩褥粲英华,理深刮肌骨。古诗尤精奥,史论

东篱秋色照疏芜,挽结高花不用扶。净洗西风尘土面,来看金碧万浮图。

中年谢傅良多感,欲别能忘作恶无。今日与公休惜别,须知元不隔江湖。

罗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灯火半阑珊。梦回跳出铁门限,世上一重人鬼关。

水饭恶冤家。些小姜瓜。尊前正欲饮流霞。却被伊来刚打住,好闷人那。不免着匙爬。一似吞沙。主人若也要人夸。莫惜更搀三五盏,锦上添花。

豪俊初未遇,其迹或脱略。代公尉通泉,放意何自若。及夫登衮冕,直气森喷薄。磊落见异人,岂伊常情度。定策神龙后,宫中翕清廓。俄顷辨尊亲,指挥存顾托。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迥出名臣上,丹青照台阁。我行得遗迹,池馆皆疏凿。壮公临事断,顾步涕横落。高咏宝剑篇,神交

一水萦纡玉带环,杂花妆点四时间。欲知招演堂中境,便是水栀盆里山。

乌飞飞,兔蹶蹶,朝来暮去驱时节。女娲只解补青天,不解煎胶粘日月。

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吉凶如纠纆。忧喜相纷绕。天地为我垆。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衢。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源谁可障东之,今代谪仙仍有诗。戏调犹能出平澹,意加每辄造瑰奇。白头不用论新贵,黄卷惟应保素知。我恨从公十年晚,公宁于我亦深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