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半月余二麦未种忽然一雨

村庄三日雨,清晓怯凭栏。
洒地纷纷白,随风阵阵寒。
不愁客衣薄,且为老农欢。
已有芃芃意,来春岁计宽。

作品评述

《入冬半月余二麦未种忽然一雨》是宋代丘葵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入冬半个月已过,二麦尚未种植就突然下起了雨。
清晨朝露下,我畏缩在栏杆边。
雨滴洒落在地面上,纷纷扬扬如白花飘散,伴随着阵阵寒意随风而来。
虽然担心客人的衣服薄,但老农却为这场雨而欢喜。
他们已经怀抱着满满的希望,为来年的春天做着宽广的打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村庄中的景象,冬天已经到来,但是种植小麦的季节尚未开始,突然下起了一场雨。作者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雨水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雨滴洒在地面上,白花般洒落,风吹过时带来阵阵寒意。诗中的主人公是老农,他们并不担心客人的衣服薄,反而对这场雨感到欢喜。他们怀抱着对未来丰收的希望,为来年的春天制定广阔的计划。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农民的心情,传达出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信心。尽管冬天的雨水可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困扰和寒冷,但老农们却将其视为宝贵的礼物,因为这场雨为他们的农作物提供了水分,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诗中的雨水也象征着希望和改变,它洗涤着大地,为新的开始铺就道路。

整首诗词情感平实而朴素,展现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执着和乐观的态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丘葵以简短的文字传递出丰收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木落秋满山,窗虚夜凉集。风吹海月生,露洗苔衣湿。野客爱清泠,长瓢暝中汲。

区区白屋一生酸,落落朱轓两鬓班,篆水秋成苍氏富,字江春暖玉人閒。二千石禄人常有,九秩年华天所悭。手种芝兰香满室,堂堂归去住青山。

此君骨相一成矩,气禀坤爻六二全。运用四方随手转,操持一节比松坚。玉雕界尺疑同样,金作觚棱笑削圆。见寄分司真得力,时将缓步与周旋。

庚寅仲冬之八日,与诸兄弟诸子侄。浊酒数杯菜一盆,醉后相忘见真实。谁云人閒天地窄,但觉物外山林逸。人生安能皆百年,洪崖浮邱亦浪传。妻孥安稳鸡犬乐,此外无复有神仙。甚哉世人不知足,苦积铢缕多买田。子孙贤否谁能料,近足此身难自保。举头问天天不应,聊向虚空一舒啸。

全活啮鞍吏,平章秤象船。丕乎真有幸,舒也竟无年。

先天妙质罕人明,尽向虚无唤已名。术极重归无极后,谓之皇极始长生。

暮雨萧萧鼓角风,草枯木落雁横空。每逢九日不胜感,垂近七旬无奈穷。螃蟹今年犹未有,茅柴我辈亦堪中。篱边瘦菊青如粟,已胜芙蓉万朵红。

客有云自矩山来,急欲问公起虚左。能言近履殊快活,更育新篇极精妥。奚奴添个富锦囊,樊子遣余疏药裹。田租不及胡椒斛,寿数行多念珠颗。江涛恼杀浮海翁,野水白鸥閒似我。

琼枝瑶月。帘卷黄金阙。宫鬓蛾儿双翠叶。点缀离南闹雪。东风扇影低还。红云不隔天颜。夜夜华灯万树,年年碧海三山。

粲粲东篱花,如为时节好。冥冥花上蝶,婉娈死亦抱。神仙那可求,姑欲学不老。去去人世间,高步撷瑶草。

闻近桃源住,无村不是花。戍旗招海客,庙鼓集江鸦。别岛垂橙实,闲田长荻芽。游秦未得意,看即更离家。

九节筇枝休化龙,佳时朝暮且相从。枯条岂但敲令尽,鸟雀冲花定不忪。

解后皇华并辔游。追随世好学风流。儿童拍手拦街笑,只是酸寒魏梓州。千炬烛,数声讴。不知白了几人头。惺忪两眼看来惯,且得人心乐便休。

待月徘徊东涧滨,一天风露净无尘。老人欢意年年减,佳切清光夜夜新。悼往难传云外信,举杯那复眼中人。飘然遥想骑鲸兴,更觉高歌有鬼神。

田夫荷锸去,乘水护田缺。田妇贳酒归,相与慰勤力。

许负遗书果是非,子凭何处说精微。使君岂必如椰大,丞相元来要瓠肥。袖阔日常笼短刺,肩寒春未换单衣。半头布袋挑诗卷,也道游方卖术归。

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左右回身看不彻,两边已失一滩声。

浪说归朝归豫章,新居万柳百花傍。何如表奏明光殿,乞取东湖作醉乡。

月影全无只有星,如何夜色照人清。素娥未必饶青女,不道霜明胜月明。

持我五字句,送子千里别。芜菁满地花,柳絮漫天雪。去去当何之,苕川賸风月。风月还相思,江山岂相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