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真歇墨迹三颂

撒手悬空万仞崖,方知佛祖绝梯阶。
无端诸老争呈丑,未兔将身一处埋。

作品评述

《和真歇墨迹三颂》是宋代释法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放下手中的墨迹,悬于万丈峭壁,
这才知道佛祖已断绝通往台阶。
毫无缘由,众老纷纷献丑,
未兔将身葬于一处埋葬。

诗意解读:
这首诗以浅白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人以崖壁和台阶的形象,隐喻修行的艰辛和佛法的真谛。墨迹代表尘世的烦忧和执著,放下墨迹则意味着超越尘世的束缚。悬于万仞崖象征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艰难和险阻,而佛祖绝梯阶则意味着超越尘世的境界已经超出了修行者的想象。

诗中提到的“诸老”指的是那些迷失在外在形式和功利之中的修行者,他们竭力展示自己的修行成就,却在真正的修行道路上失去了方向。而“未兔将身一处埋”则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放弃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佛法修行的真谛。诗人以墨迹、崖壁和台阶等形象,巧妙地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艰辛和困惑,以及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修行者的警示,呼吁追求真正修行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在的功利和形式所迷惑,坚持内心的修行实践,以求得真正的解脱。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深入的哲理,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产生共鸣,并思考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它提醒人们要超越物质的追求,放下执著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诗词推荐

炊珠爨桂走门徒,须信高人道不孤。政使过门尽侯主,也须拳棒做工夫。

即今海内丹青妙,只有南徐江贯道。孤峰叠巘真自奇,老树沧波亦复好。扶杖时来问麴生,戏捉毛锥吾绝全。龙眠居士唤不应,世上从交韦偃少。一生管城良有味,弹琴宁论老会至。时调白羽臂乌号,杨叶曾穿有能事。独怜老子跛跛归,故遣七弦声作雷。老子从来知贺若,为吾剩弹乌夜啼。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万木霜摇落,山呈斧凿痕。痴蝇思附尾,警鹤畏乘轩。

乍雨乍晴山裹寺,或来或去洞中云。满天星月明如昼,此境此时谁欲分。

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人无忽略,事贵丁宁。忽略近薄,丁宁近诚。

范蠡张良当日悟。得宠还惊,防患寻归路。若恋功名尖险处。如何却得蓬庄住。或问扶风缘甚去。京兆风仙,远远亲来度。便觉灵明常有主。

衣袖归时雨尽沾,卧闻凉叶响虚檐。鸟情幽寂将依树,苔意夤缘欲上帘。静里只应闲尚在,病来长与懒相兼。读书自笑成何事,细取虫鱼几字添。

一庭舞絮斗身轻,百尺游丝弄午晴。静喜香烟萦曲几,卧惊玉子落纹枰。新春易失遽如许,薄宦忘归何似生?安得一船东下峡,江南江北听莺声。

孝之一字协天伦,信可通天感鬼神。霜满竹林安得笋,心倾泪雨自生春。只闻郭巨曾埋子,岂得曾参亦杀人。凿隧及泉愚尔耳,斯人盖是舜之臣。

池水冷冷渌未深,丛篁低草背庭阴。晚来欲别龟鱼去,更向轩西独瞰临。

一别三年久,重来两鬓苍。瘦筇扶蹇步,新茗搅枯肠。得句情还适,逢人话颇长。湖山元不改,丧乱我心伤。

今夕何夕,粲者如许。日在于参,心在于户。心与火俱,火为心主。老人在南,盖得其所。

疏树梢头露晓星,薄寒侵榻睡初醒。沙鸥何处惊飞起,点破遥山一抹青。

今夕是何年,故人相遇。快着银杯泻春露。高阳旧友,要听一声金缕。行云留不去、惊如许。凤*微吟,珠绳低度。夜半银屏恍私语。夜花零乱,掩尽六朝琼树。明朝南浦道、伤平楚。

沐发眠常晏,濡唇饮不多。谁云五瘴毒,常备四时和。

仙羽如雪暂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载。?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

云散江城玉漏遥,月华浮动可怜宵。停歌不饮君何待,试问当年李玉箫。

鸡鸣朝谒满,露白禁门秋。爽气临旌戟,朝光映冕旒。河宗来献宝,天子命焚裘。独负池阳议,言从建礼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