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湖放闸二首

水簟南舒去转虚,天檐北卸望来无。
相傅一万四千顷,老眼初惊见练湖。

作品评述

《练湖放闸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第一次见到练湖时的景象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水簟南舒去转虚,
天檐北卸望来无。
相傅一万四千顷,
老眼初惊见练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练湖为背景,通过描绘湖水的广阔和壮丽,表达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的“水簟南舒去转虚,天檐北卸望来无”描绘了湖水的辽阔无边,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作者用“水簟”来形容湖水,将湖水与铺在床上的席子相比,强调了湖水的广袤和宽阔。而“天檐北卸”则表达了湖水的边界不可见,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觉。

接着,诗中提到“相傅一万四千顷”,这是指练湖的面积。作者用这个数字来形容湖的广袤,强调了湖水的宽广和壮丽。

最后,诗中的“老眼初惊见练湖”表达了作者第一次见到练湖时的震撼和惊讶之情。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湖水壮丽景色的感受,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湖水的广阔和壮丽,表达了作者对练湖景色的惊叹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也增强了诗的艺术感和表现力。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意和才华。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步入荒林问習家,江吞古岸入平沙。枯池旧岁犹生藕,病柳新年尚著芽。草上醉人眠未醒,桑间游女笑相遮。东风倦客生情性,儜立残阳看落花。

瓯闽接壤气多同,只恐泉南有飓风。撅虹见时定翻海,御寒裘褐要重重。

遥看巨石屹相冲,不道中江有路通。几度跨羸行荦确,又成全室寄蓬笼。

爱山中日月,春渐去,又还来。望水绕人家,云生窗户,岫转峰回。层层绛桃千树,似丹霞、散绮映楼台。世上从教桑海,人间自有蓬莱。渔郎未必是仙才。偶尔到天台。喜相问相邀,山中肴*,树里尊*。何便寻归路,是风波险处未心灰。要似秦民深隐,桃花只好移栽。

傍海皆荒服,分符重汉臣。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连年不见雪,到处即行春。

三朋古称寿,七秩世云稀。洗爵传浮白,悬鱼看赐绯。华筵盛宾从,诞节好春晖。不醉歌毋返,无强共所祈。青云连风阁,白发映鱼矶。山色浮南岳,星辰近少微。锦开花里幛,彩戏膝前衣。大老兼尊德,吾将同所归。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雁去迟。天寒二九时。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

路人芙蕖浦,家依罢亚村。急滩双鹭立,平野万鸦翻。市散人争渡,僧归寺掩门。凄凉诵新句,招得欲残魂。

慧力知名寺,混融开士英。宗乘真继祖,翰墨亦兼名。更用终何得,悠然听此生。怀哉躬井碓,永绝世尘撄。

周匝无余不著言,未离竺国意光圆。廓然无圣谁饶舌,万古腾辉世莫传。

长安少年唯好武,金殿承恩争破虏。沙场烽火隔天山,铁骑征西几岁还。战处黑云霾瀚海,愁中明月度阳关。玉笛声悲离酌晚,金方路极行人远。计日霜戈尽敌归,回首戎城空落晖。始笑子卿心计失,徒看海上节旄稀。

如何方谓叹,乃尔复忻然。念汝祖无忝,知予道何传。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星流水国夜然灯,月印江天明似镜。隐顕无私位不该,依稀拟动成偏正。

点墨挥毫势始停,起来耳目共时醒。一窗月色元无响,四壁虫声不见形。

宦达方资助,家肥忽悼亡。一区终异室,千载尚高冈。奉倩神犹惨,安仁鬓欲苍。黄昏愁绝处,谁伴紫微郎。

造物巧能赋,新腊报花期。江梅清瘦、只是洁白逞芳姿。我欲超群绝类,故学仙家繁杏,农艳映横枝。朱粉腻香脸,酒晕著冰肌。玉堂里,山驿畔,最希奇。谁将绛蜡笼玉,香雪染胭脂。好向歌台〔舞〕榭,斗取红妆娇面,偎依韵偏宜。羌管莫吹动,风月正相知。

秋兴连天,又还不分秋光老。莼鲈犹好。莫落秋归后。有底从人,上马皆东首。君知否。阳关三奏。消黯情多少。

客至当饮酒,醉此金粟堆。秋风何时到,丛树参差开。馨香逆人鼻,蓓蕾藏圣胎。攀枝折其荣,落穗浮酒杯。后夜有佳月,弄影须徘徊。红袖歌未终,画角毋庸催。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