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

红手素丝千字锦,故人新曲九回肠。
风吹絮雪愁萦骨,泪洒缣书恨见郎。

作品评述

诗词:《附江南本织锦图上回文原作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红手素丝千字锦,
故人新曲九回肠。
风吹絮雪愁萦骨,
泪洒缣书恨见郎。

中文译文:
红色的手染上素丝织成的千字锦,
故人演奏的新曲九次扣动我的心肠。
风吹落下雪花,悲愁缠绕我的骨髓,
泪水洒在绢书上,恨不得立即见到心上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织锦图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故人的思念和相思之情。诗中描绘了用红色的手染上素丝织成的千字锦,象征着纷繁复杂的世间事物和感情纠葛。故人演奏的新曲九次扣动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人音乐才华的赞叹和敬佩。

接着,诗中描述了风吹落下的雪花,寓意着凄冷和孤寂。这些雪花伴随着作者内心的悲愁,缠绕着他的骨髓,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痛苦。

最后两句描述了作者泪水洒在绢书上,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和渴望尽快见到心上人的愿望。绢书象征着故人的书信或消息,作者的泪水洒在上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深深恨意和渴望相见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织锦图、音乐、风雪和书信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充满思念和相思之情的画面。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和渴望,展示了对故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莫辞酒,且听歌,休被骊驹白玉珂。主人劝客终今夕,明日长亭可奈何。金风萧萧鏖馀热,砌虫唧唧助凄切。此时景物不胜愁,况是离人心欲折。陈侯陈侯,貌岩岩而俊整,才浩浩而清绝。有如壶山之万仞巑屼,寿水之千寻莹澈。青芝赤箭药笼储,金钟大镛廊庙须。天生奇才为时出,容易弃

手撚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六宫虽念相如赋,其那防边重武夫。

夫子删诗去,流年近二千。何人悟芣莒,此老独遗筌。活鲤收入袖,化龙骑上仟。傍看休发问,无语堪相传。假令托忠恕,投块答僧禅。依前提出后,未谁知的然。给还上手契,各认落江田。

物我相轩轾,乘除只自知。儿临池上字,母养镜中丝。竹静泉生乳,花深地产芝。旧时双燕子,来往亦仪仪。

植物禀清气,天与寒筠独。陆离草树间,贵贱分珉玉。王孙爱夭红,采蕊动盈掬。如何檀栾姿,睥睨少青目。物色变炎凉,永守霜中绿。岂无哕哕音,律吕谐金木。世无伶伦耳,风云驻幽谷。七贤何苦来,契约元有宿。

觅即知君不可见,穿过髑髅无不遍。举头鹞子过新罗,失却桃花秋月面。

江南草长蝴蝶飞,白马新自燕山归。燕山归,不堪说,易水寒风蓟门雪。朝邸空随使者裾,禁阍不受书生谒。一杯劝君歌莫哀,归时应过黄金台。不见荒基秋来土花紫,伯图已歇昭王死,千载无人延国士。

[黄钟为角]惟大明尊,实首三辰。功赫庶物,光被广轮。几方索乡,咸秩群神。灵游来下,户此明福。

门外红尘市一廛,买瓜买李兴修然。树根石透月洒落,殿阁屋多风的旋。卖墨道人勤置酒,能诗老子欲飞仙。髑髅南面蛆虫辈,鹏鷃逍遥各自天。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

借问高吟何所归,元和格律定同时。折除官职知多少,兼领才名孰盛衰。奏疏不为黄阁计,结庐且共白云期。君家博士归依佛,可笑夫君得计迟。

月浸芙蕖,冰壶天地波凝碧。太平歌舞醉东风,花市人如织。桃李一城春色。玉梅娇、闹蛾无力。粉围红阵,灯火楼台,绮罗巷陌。乐事还同,遨头引领神仙客。高烧银烛照红妆,香雾穿瑶席。款款檀牙细拍。醉金尊、东方未白。传柑相遗,探茧争先,明年今夕。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送客停山步,寻僧立寺门。青鞋惯泥潦,却爱雨昏昏。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仄径丛残草,颓垣倚细花。青鞋寻社远,皂帽任风斜。院静添秋色,窗虚驻晚霞。荷蓑翻豆圃,把酒问渔家。

种竹成新列,移兰即旧阴。老铛犹有耳,古柳已无心。得句添杯满,贪炉到夜深。篝灯聊点校,春水没衣砧。

终日游山困,今朝始傍河。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鸟语催沽酒,鱼来似听歌。醉时眠石上,肢体自婆娑。

人家飞鸟外,官舍翠屏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