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画马歌(一作题壁上韦偃画歌·偃京兆人善画马)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作品评述

《题壁画马歌(一作题壁上韦偃画歌·偃京兆人善画马)》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对韦偃画马技艺的赞美,同时也映射出时局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

中文译文: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壁画中的一幅马的图像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韦偃画马技艺的赞叹,同时借此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前两句"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中,"韦侯"指的是壁画的作者韦偃,"别我有所适"意为“别离我曾有的适意”,揭示了诗人对韦偃的离世感到惋惜。"知我怜君画无敌"则赞颂韦偃的画技无可比拟。

接下来的几句"戏拈秃笔扫骅骝,欻见骐驎出东壁。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描绘了诗人欣赏壁画时的情景。"戏拈秃笔扫骅骝"表现了诗人如何戏谑地挥动着光秃的笔,却能够勾勒出生动的画面。"欻见骐驎出东壁"则揭示了画中马匹的栩栩如生,仿佛在瞬间从东壁脱离而出。"一匹龁草一匹嘶"则表现了画中马匹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坐看千里当霜蹄"则描绘了诗人坐在画前,如同亲临千里之外,马蹄踏雪的景象。

最后两句"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表达了诗人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的深切感受。"时危"暗示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危险,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感叹壁画如此真实和精湛,仿佛将美好和真实的事物带入了人们的生活。"与人同生亦同死"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人们在同一时刻诞生,也将面临同样的死亡,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以描写一幅画作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和人生的情感和思考,充分展示了杜甫的思想深度和写作功力。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光芒。长万丈,司空见惯,应谓寻常。……仍传□、儋崖父老,只候蔡元长。

荒划没颓垣,知是何人墓。高顶上牛羊,空间住狐兔。行旅为伤神,子孙在何处,飋飋起悲风,萧骚白杨树。

粟囊聊复寄三餐,埋没缁尘懒濯冠。红紫百般纷过眼,乡山岁晚自苍官。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泄春。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今年共叹物华迟,春信孤根独早知。未到书云十五日,已看缀雪两三枝。寒午宛是临风好,冷艳还於照水宜。莫待江头千树暗,只今携酒正当时。

鸾啼似作留春语,花飞斗学回风舞。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烟光还自老,绿镜人空好。香在去年衣,鱼笺音信稀。

罥鹤颠崖上,冲天昧米民。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老蚌虚含素月胎,庭前花雨自成堆。吾将倒转风雷舌,未必缤纷动地来。

诸贤谈稷下,孤士卧漳滨。母亦为投杼,儿宜勿斩轮。无书留逐客,有些吊累臣。一室才容榻,奚烦问疾人。

绝粒空山秋复春,欲看沧海化成尘。近抛三井更深去,不怕虎狼唯怕人。

佳胜古钱塘。帝居丽、金屋对昭阳。有风月九衢,凤皇双阙,万年芳树,千雉宫墙。户十万,家家堆锦绣,处处鼓笙簧。三竺胜游,两峰奇观,涌金仙舸,丰乐霞觞。芙蓉城何似,楼台簇中禁,帘卷东厢。盈盈虎貔分列,鸳鹭成行。向玉宇夜深,时闻天乐,绛霄风软,吹下炉香。惟恨小臣资

尝闻升三清,真有上中下。官居乘佩服,一一自相亚。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坐进金碧腴,去驰飙欻驾。今来上真观,恍若心灵讶。只恐暂神游,又疑新羽化。风馀撼朱草,云破生瑶榭。望极觉波平,行虚信烟藉。闲开飞龟帙,静倚宿凤架。俗状既能遗,尘冠聊以卸。人间方大火,此境

驱马复乘流,何时发虎丘。全家上南岳,一尉事诸侯。茶煮朝宗水,船停调角州。炎方好将息,卑湿旧堪忧。

城阙非长往,山林是夙期。时开问字酒,不赋解嘲诗。绿树停觞久,红阑点笔迟。奚童斟酌惯,深浅自能知。

分随猿鹤老隈支,趋诏重来两鬓丝。解后一觞莫辞凸,能禁二十载差池。

即今年才五十余,脱去簪绂弊屣如。圣时搜选动空谷,策足要路争先趋。庙堂故人握重柄,僵者可植瘦可腴。惓惓风义数寄语,掉头不顾甘如愚。

衰疾犹能饭一箪,蓴丝菰首亦加餐。旧叨刻印俄销印,老媿弹冠亟挂冠。自怪嵇康如许嬾,人怜范叔不胜寒。得钱剩买青芒屦,采药名山兴未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