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种麦行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作品评述

《鸦种麦行》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农田里的一幕景象,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鸦种麦行
霜林老鸦闲无用,畦东拾麦畦西种。
畦西种得青猗猗,畦东已作牛毛稀。
明年麦熟芒攒槊,农夫未食鸦先啄。
徐行俯仰若自矜,鼓翅跳踉上牛角。
忆昔舜耕历山鸟为耘,如今老鸦种麦更辛勤。
农夫罗拜鸦飞起,劝农使者来行水。

译文:
在霜林中,老鸦无所事事,一边拾起麦粒,一边在田地里撒下种子。
种在西边的田地里麦苗青翠茁壮,而东边的田地已经稀疏如牛毛。
明年麦子成熟,芒刺密布,农夫尚未享用,鸦儿就先啄食。
鸦儿自得地低飞昂首,鼓翅跳跃,站在牛的角上。
回忆起舜帝时期,他亲自耕种,山中的鸟儿为他耕田,而如今老鸦种麦更加辛勤。
农夫们纷纷向飞起的鸦儿行礼,劝说农业官员来进行灌溉。

诗意和赏析:
《鸦种麦行》以鸦儿种麦的形象,描绘了农田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苏轼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颂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比老鸦和农夫的劳作态度,以及鸟儿和农民的不同角色转换,突出了农田劳动的辛苦和重要性。

首先,诗中的老鸦象征着闲散无所事事的状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夫们辛勤劳作的形象。农夫们拾起麦粒,种下种子,忙碌于田地之间,为丰收而努力。这种对比表现了农田劳动的艰辛和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责任感。

其次,诗中通过描述麦子的生长情况,凸显了农田劳动的成果。西边的田地里麦苗茁壮,而东边的田地已经稀疏不堪,这反映了农田劳动的差异和农民的努力成果。诗中的芒刺密布的麦子也暗示了农民在劳动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最后,诗中通过回忆舜帝时期,以及农夫向飞起的鸦儿行礼的情节,表达了对农业古代传统的怀念和对农民劳作的敬意。苏轼的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田劳动的场景,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并呼唤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

这首诗词通过对农田劳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丰收的期待。在诗中,老鸦无所事事,而农夫们却在田地里辛勤劳作,拾起麦粒,种下种子。诗中所描述的麦田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努力和付出。

诗中还通过对比老鸦和农夫的态度,凸显了农民对农田劳动的热情和责任感。老鸦闲散无所事事,而农夫们却以自豪的姿态行走在田间,努力耕作。诗中的鸦儿自得地低飞昂首,鼓翅跳跃,站在牛的角上,展现了农田劳动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诗中还以舜帝耕田的形象,回忆了古代农耕的历史,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怀念和对农民劳动的敬意。诗人通过对比舜帝时代的山鸟为耘和现实中老鸦种麦的情景,抒发了对农民辛苦劳作的赞美之情。

最后,诗中农夫罗拜鸦飞起的情节,呼唤了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农夫们向飞起的鸦儿行礼,劝说农业官员进行灌溉,表达了对农业发展的期许和对农民的关怀。

综合来看,《鸦种麦行》通过描绘农田劳动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扬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诗词的语言简练,形象鲜明,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努力和付出,同时回忆了古代农耕的历史,呼唤社会对农业的关注和支持。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农田劳动主题,赋予读者对农民辛劳劳作的敬意和对农业发展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宣州浑是上清宫,客有真人貌似童。绀发垂缨光髧髧,细髯缘颔绿茸茸。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既许焚香为弟子,愿教年纪共椿同。

毛女峰当户,日高头未梳。地侵山影扫,叶带露痕书。松径僧寻药,沙泉鹤见鱼。一川风景好,恨不有吾庐。

耆旧推西洛,於公见典刑。全名高白璧,利刃拂青萍。日者瞻卿月,天乎陨使星。平生精藻鉴,桃李半槐庭。

一纸书封四句诗,芳晨对酒远相思。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契儿便。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拈出江南何物句,梅村心事有同怜。

祖心流庆我生儿,说与吾儿初诞时。吉梦觉来珠蚌坼,喜声浮动玉麟知。如今弱冠归妻后,此是平生进德基。自有季方家样在,一门诗礼要扶持。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有过中秋色尚鲜,赏心未厌惜流年。琼杯不许三人共,桂魄难同两夜圆。碧落无云星避彩,清辉满座烛销烟。新诗唱罢应愁绝,影入珠帘照客眠。

天地又秋风,溪山忆剡中。孤舟幸闲著,借我访支公。

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

郊原初雨歇,散步出荆扉。落日在高树,凉风生客衣。佛香僧舍近,江影塞鸿飞。亦有南邻叟,忘言相与归。

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小斮海沉非弄水,旋开山麝取当门。蜜房割处春方半,花露收时日未暾。安得故人同晤语,一灯相对看云屯?

假饶毒药也闲闲,一吸西江尚不难。达磨曾经无损缺,后遗只履葬熊山。

新诗慰我胜浮醅,岂待杯盘更举罍。但原车中无折齿,何忧举案乏持杯。

徒劳已足倦,漂泊益恓惶。短剑无三尺,征衣共一囊。折腰从事马,赞谒使君堂。并日屡承檄,无时不里粮。官曹大儿戏,弓槊小军行。破柱翻偷窟,倾林索盗囊。村墟旅颜黑,风日故衫黄。暝宿投烟舍,朝餐荫道桑。唯忧课书殿,岂慕芦飞章。志气空磅礴,才华浪激昂。镌鑱圭始莹,磨拂

楚国中分后,东南世泽长。发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王父声益振,主客尚书郎。考庙绪丕顕,直鲠在岩廊。历历一精白,敬事持人网。顾维予小子,念释兹忽忘。晴空丽皎日,清秋凛严霜。金石磨不磷,松柏寒逾芳。旦评犹足信,清议讵虚张。梦寐滋洗涤,俯仰随否臧。所值匪所思,盈亏

尘表多年住,身閒人事稀。或时联敝衲,终日掩柴扉。野鹤惟孤唳,寒鸦作阵飞。物情从自异,於我总忘机。

九叠苍崖里,禅家凿翠开。清时谁梦到,白傅独寻来。怪石和僧定,闲云共鹤回。任兹休去者,心是不然灰。

寒后添些纸布,饥来展手巡街。残羹冷饭且充斋。柔弱清贫远害。万祸皆因心起,无心无祸无灾。自从心定守真胎。云水逍遥自在。

渔父饮,不须钱。柳枝斜贯锦鳞鲜。换酒却归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