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还如晋灭吴,六朝宫殿永榛芜。
千娇玉座酣醽醁,一命青丝系辘轳。
早使阁中无贵嫔,未应阙下有蛮奴。
他时月夜逢杨广,衣钵相传不早无。

作品评述

《陈》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陈朝的兴衰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王朝更迭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陈》的中文译文:
倏忽还如晋灭吴,
六朝宫殿永榛芜。
千娇玉座酣醽醁,
一命青丝系辘轳。
早使阁中无贵嫔,
未应阙下有蛮奴。
他时月夜逢杨广,
衣钵相传不早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陈朝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更迭和王朝衰败的感叹和思考。诗的开头写道:“倏忽还如晋灭吴”,晋代灭亡吴国的历史事件成为对比,强调了时间的飞逝和王朝的短暂。接着描述了陈朝宫殿的废墟:“六朝宫殿永榛芜”,宫殿荒废,繁花落尽,昭示了王朝的衰落和荒凉。

下一句写到了废墟中的宴会场景:“千娇玉座酣醽醁”,妃嫔们醉心享乐,玉座上千娇百媚,流露出一种奢华和虚幻。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一命青丝系辘轳”则点出了这种奢华背后的残酷现实。辘轳是一种刑具,青丝则象征着年轻美丽的发丝,这一句意味深长,表达了权力和荣华背后的无常和悲剧。

接着,诗中转向描述了宫廷内的人事变动:“早使阁中无贵嫔,未应阙下有蛮奴”,贵嫔指的是陈朝的美女宫娥,阙下指的是王朝的高位,蛮奴则代表异族。这两句暗示了权力更迭和异族入侵,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无法避免。

最后两句“他时月夜逢杨广,衣钵相传不早无”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期待和希望。杨广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这里象征着新的王朝的兴起。衣钵代表着文化和权力的传承,诗人希望历史不要重演,希望新的王朝能够及时传承文化,避免王朝的衰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陈朝的兴衰为线索,通过描绘宫廷的荒凉景象和权力更迭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于历史沧桑和王朝衰败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新王朝的期望和希望传承文化的呼唤。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四大一和合,所以兆我命。及其有损增,遂复制我病。五年过纵心,四大失正定。新岁转盼来,疾应改新证。

秋到人间敛麴尘,于门初见矞星辰。须知宇内风云合,况是天边雨露新。盛德可容窥底蕴,殊功端自见经纶。不应久袖安邦手,运指从教转大钧。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北山山下小庵居,佛劫仙尘只故吾。八万四千空色界,不离一法认昆庐。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

旧吒通家子,容干相国尊。身犹安燕幕,心每击龙门。赤舄三年去,清朝百度存。灊峰天柱折,一恸岂私恩。

小园缭绕瞰沧湾,搜抉天藏不放閒。愧我笔端无锦绣,羡君胸次有江山。规模未出经营外,物象先归赋咏间。何日携筇来共醉,每於胜处一开颜。

沙岸萦回入草泥。霜余烟景自凄迷。树嫌川近重重掩,云要村深故故低。茅盖屋,稻分畦。何人今日此幽栖。十年来往山阳道,只□清溪过马

零陵郡北云帆落,信美台前江月明。石浅风高滩濑急,孤舟一夜听寒声。

千竿修碧净无尘,长伴先生自在身。万卷旧书中夜烛,满怀和气四时春。长年潄炼颜如玉,一字推敲句有神。请践往时渔艇约,夜深共话两三人。

白日临黄道,红尘满玉京。长风吹不尽,骤雨洒还清。不放虚空快,应同世界生。随时势用壮。度隙体能轻。舞榭凝添恨,歌梁堕趁声。沧浪归有计,行矣濯吾缨。

臣奸虽杜前朝失,国体终轻二子闲。不使忠嘉传后世,只将词翰许元颜。

念尔风雅魄,幽咽犹能文。空令伤魂鸟,啼破山边坟。恨剧但埋土,声幽难放哀。坟古春自晚,愁绪空崔嵬。白杨老无花,枯根侵夜台。天高有时裂,川去何时回。双睫不能濡,六藏无可摧。不闻搴蓬事,何必深悲哉。

默也未识面,向来曾予书。由来几兄弟,绝叹每乖疏。见说长沙驿,犹迟古寺车。差池今再矣,伫立又何如。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宫锦三十段,金梭新织来。殷勤谢君子,迢递寄寒灰。鸑鷟对鼓舞,神仙双裴回。谁当巧裁制,披去升瑶台。

渺渺烟波接九疑,几人经此泣江蓠。年年绿水青山色,不改重华南狩时。

唐君天目住,诗律有唐声。父子同机轴,江湖识姓名。秋风吹破屋,夜雪洒寒檠。自说贫如许,儒官误一生。

新年节物推排有,旧岁光阴扫荡无。白发任教装鬓换,青春元自与心符。茹芝休慕商山老,舍瑟当睎鲁国儒。三益况逢天下士,夷途从此得归愚。

小艇冲风过惠山,石螭引脰伫漪涟。白头未了红尘债,再酌人间第二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