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还如晋灭吴,六朝宫殿永榛芜。
千娇玉座酣醽醁,一命青丝系辘轳。
早使阁中无贵嫔,未应阙下有蛮奴。
他时月夜逢杨广,衣钵相传不早无。

作品评述

《陈》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陈朝的兴衰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王朝更迭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陈》的中文译文:
倏忽还如晋灭吴,
六朝宫殿永榛芜。
千娇玉座酣醽醁,
一命青丝系辘轳。
早使阁中无贵嫔,
未应阙下有蛮奴。
他时月夜逢杨广,
衣钵相传不早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陈朝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更迭和王朝衰败的感叹和思考。诗的开头写道:“倏忽还如晋灭吴”,晋代灭亡吴国的历史事件成为对比,强调了时间的飞逝和王朝的短暂。接着描述了陈朝宫殿的废墟:“六朝宫殿永榛芜”,宫殿荒废,繁花落尽,昭示了王朝的衰落和荒凉。

下一句写到了废墟中的宴会场景:“千娇玉座酣醽醁”,妃嫔们醉心享乐,玉座上千娇百媚,流露出一种奢华和虚幻。然而,接下来的一句“一命青丝系辘轳”则点出了这种奢华背后的残酷现实。辘轳是一种刑具,青丝则象征着年轻美丽的发丝,这一句意味深长,表达了权力和荣华背后的无常和悲剧。

接着,诗中转向描述了宫廷内的人事变动:“早使阁中无贵嫔,未应阙下有蛮奴”,贵嫔指的是陈朝的美女宫娥,阙下指的是王朝的高位,蛮奴则代表异族。这两句暗示了权力更迭和异族入侵,王朝的衰败和灭亡无法避免。

最后两句“他时月夜逢杨广,衣钵相传不早无”表达了对于历史的期待和希望。杨广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这里象征着新的王朝的兴起。衣钵代表着文化和权力的传承,诗人希望历史不要重演,希望新的王朝能够及时传承文化,避免王朝的衰亡。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陈朝的兴衰为线索,通过描绘宫廷的荒凉景象和权力更迭的残酷现实,表达了对于历史沧桑和王朝衰败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新王朝的期望和希望传承文化的呼唤。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禅窗小有天,一见喜跫然。壁画诗为重,檐花菜共妍。而翁十暑别,于我百年缘。此日相逢此,胜如三笑传。

鞭粳红入臼,剪菜玉登盘。是处喜相挽,我来如许难。沙清才{左氵右虢}{左氵右虢},陟翠入磻磻。勃窣乾坤裹,伊谁不自安。

石砾沙沃尽,悠悠潭影斜。尘襟不忍濯,为惜无玷瑕。

君马勒金羁,君家贮玉笄。白云登岘首,碧树醉铜鞮.泽广荆州北,山多汉水西。鹿门知不隐,芳草自萋萋。

君不见少君诧安期海上之枣,又不见坡仙咏安期宅边之蒲。枣失其种岂复得,蒲生於涧何时无。涧流涓涓浅可涉,牵蔓披沙搜九节。仙家自欲供仙饵,灵根不容凡齿齧。循涧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锵琅球。阴壑常寒失炎热,终日自雨鸣春秋。振衣策足崔顶,跨历列缺凌倒景。天风海涛撼宇宙

耳界千声外,炉薰一室中。妙心那有住,真意本无空。香饭凝盂白,天花蔽席红。闲观色身相,方信幻人工。

有客游濠梁,频酌淮河水。东南水多咸,不如此水美。春风吹绿波,郁郁中原气。莫向北岸汲,中有英雄泪。

东篱菊花今已开,万物各自相驱催。却寻桃杏那复有,旧树惨惨空墙隈。年光日日已非昔,人世可能无盛衰。朱颜白发相去几,势利声名相抑排。三公未能逃饿死,九鼎竟亦为尘埃。乃知万事皆自枉,有便只宜持酒杯。

南风昔不竞,豪圣思经纶。刘琨与祖逖,起舞鸡鸣晨。虽有匡济心,终为乐祸人。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雪霁万里月,云开九江春。俟乎泰阶平,然后托微身。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所愿得此道,终然保清真。弄景奔日驭,攀星戏河津。一随王乔去,长年

春江浩荡春江阔,夜半湖声涌新沫。晓风吹断碧云根,万顷沧波带晴豁。浪花潋滟翻红桃,群鱼出没乘轻涛。悠扬得意鼓鳞鬣,十十五五同为曹。昔曾观澜如此意,真乐胸中渺无际。常嗟物理难形容,幸有贾君得精艺。巨鱼奋迅凌江湖,纤鳞错杂依菰蒲。精神万状幻新笔,巧与造化论锱铢。

为待防风饼,须添薏苡杯。 ——张贲香然柏子后,尊泛菊花来。 ——皮日休石耳泉能洗,垣衣雨为裁。 ——陆龟蒙从容犀局静,断续玉琴哀。 ——张贲白芷寒犹采,青箱醉尚开。 ——皮日休马衔衰草卧,乌啄蠹根回。 ——陆龟蒙雨过兰芳好,霜多桂末摧。 ——张贲朱儿应作粉,云母

从我辙环衰世,有谁鼓瑟暮春。高弟勇浮海者,圣师与浴沂人。

老子风神清洒。好句自然传写。立雪赋梅花,更折绿条成把。闲雅。闲雅。莫道吉人辞寡。

乡书曾擅秀,父任此为郎。却捧三铨檄,归称百岁觞。淮山瞻晓堠,皖浦转春樯。无累徒劳叹,廉车伫荐章。

地胜千岩秀,名高万古存。丹崖纪灵躅,绀宇蔽只园。树老垂藤影,池幽浸藓痕。会心多兴趣,随意坐林樊。

春云绿处。又见归鸿去。侧帽风前花满路。冶叶倡条情绪。红楼桂酒新开。曾携翠袖同来。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

圣朝宽诏下龙墀,尽放累臣脱患羁。痛失长沙贾谊舍,空存潮海退这祠。孤忠元自轻生死,白骨宁知问去归。万里江山丹旐返,悲风一掬波动沾衣。

一声画角日西曛。催促掩朱门。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魂。年渐晚,雁空频。问无因。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昏。

阳春有脚时难驻,见{左日右见}初消意已先。我亦鬓蓬飞雪满,与君相遇约年年。

小松初数尺,未有直生枝。闲即傍边立,看多长却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