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

作品评述

《采菱图》是明代杜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采菱图

苕溪秋高水初落,
菱花已老菱生角。
红裙绿髻谁家人,
小艇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共采菱,
纤纤十指寒如冰。
不怕指寒并刺损,
只恐归家无斗升。

湖州人家风俗美,
男解耕田女丝枲。
采菱郎是采桑人,
又与家中助生理。

落日青山敛暮烟,
湖波十里镜中天。
清歌一曲循归路,
不似耶溪唱采莲。

译文:
在苕溪,秋高水面刚落,
菱花已经老去,菱角生长。
红裙绿髻的是哪家的人,
小船如梭,不停泊。

三三两两一起采菱,
纤纤十指冻得像冰。
不怕寒冷和刺痛,
只担心回家没有斗升。

湖州人家的风俗美丽,
男人解耕田,女人纺丝。
采菱的郎君是采桑的人,
还帮助家中的生计。

夕阳下,青山收起暮烟,
湖面波光如镜,天空中映着。
清歌一曲沿着回家的路,
不像耶溪上唱采莲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湖州采菱的景象,表达了对农村劳动生活的赞美和对家园乡土的情感。诗中通过描绘秋高水落、菱花老去、红裙绿髻的人们在小船上采菱的情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男人劳作、女人纺织的风俗,表达了对勤劳农民的敬佩和对家庭生活的温馨描绘。

诗中的“不怕指寒并刺损,只恐归家无斗升”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他们不怕寒冷和刺伤,只担心回家后没有米斗可以用来量米,暗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物质生活的期望。

诗的最后两句“清歌一曲循归路,不似耶溪唱采莲”则与耶溪上唱采莲的人形成对比,通过对比来突出湖州采菱的独特魅力和自己家乡的美景。

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田园风光和劳动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农民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推荐

结束佐戎旃,河西住几年。陇头随日去,碛里寄星眠。水近沙连帐,程遥马入天。圣朝思上策,重待奏安边。

清江涵德泽,嘉瑞效灵龟。巢叶形偏小,如金色最奇。玉灵惭异质,绎属近幽姿。骑置遥承献,观图仰帝祺。

我本泰山阿,避地到南国。主人欲移家,我亦要归北。上客幸先归,愿托归飞翼。唯将翛翛风,累路报恩德。

山城一雨足,水满高下塘。好风从西来,萧然终夕凉。娈彼池间莲,当轩洗红妆。官事无时休,涉笔雁鹜行。岂知青云客,夙驾游宝坊。坐厌市井尘,步寻松桂香。阴崖有灵湫,玉简帝所藏。摘石收涧碧,梯空撷林芳。金盘荐麟脯,冰壶注瑶浆。更语妙道根,宝篆开函琅。路转九曲溪,著足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频年忍流移,犹幸稊稗熟。稊亦已无,何以填饥腹。时方迫冻馁,势恐瞢荣辱。傥无意外忧,根蘖犹可斸。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太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闲居容愈盛,暂出市皆倾。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私井公盐日夜煎,力劳功寡废民田。不如大噫驱东海,卷取洪波向蜀川。

名山起高兴,不惜马首东。沙边一着眼,翠光已浮空。踏遍桑柘村,所向渐不同。溪细山疑合,谷转路始穷。莹净白玉界,芬馥青莲宫。元知境过清,乘春乃昭融。尚馀半残花,伴我酒颊红。拂石爱少藓,披林怯多风。安得身无事,来时禅寂翁。虑沉灯影外,慧发鸟声中。庶遂老岩壑,此行

石洞幽回处,深林下鹿群。溪喧前夜雨,鸟语半山云。树暗闻岚气,岩明见溜文。藤花照潭水,风日共纷纷。

梦中已识雪髯翁,线去丝来信不通。觌面相呈了无得,岩前万窍自号风。

兔园春欲尽,别有一丛芳。直似穷阴雪,全轻向晓霜。凝晖侵桂魄,晶彩夺萤光。素萼迎风舞,银房泫露香。水晶帘不隔,云母扇韬铓。纨袖呈瑶瑟,冰容启玉堂。今来碧油下,知自白云乡。留此非吾土,须移凤沼傍。

朝辞岩禁暮荒城,底是人间辱与荣。料得胸中无点累,每于夜半省钟声。

杏花烧空红欲然,柳色亦复青可怜。胡为雨霰忽交作,已洗破衾还被绵。去冬梅时雪复雪,未省好看冰玉洁。只今纵有已残枝,零落教人已愁绝。故知好雨当趣耕,快雨仍须作快晴。放渠花柳十分事,我欲浩荡郊原行。

西天此土,十万余程。胡言易会,汉语难明。

芜城陌上春风别,干越亭边岁暮逢。驱车又怆南北路,返照寒江千万峰。

兄弟同登年亦同,羡君墨妙更文工。我惭潦倒头仍白,拟学韩豪一送穷。

村近莫愁连竹坞,人歌楚些下苹洲。

一击牢关八字开,石头机路滑如苔。危分险布知多少,排闼从渠辊入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