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居独游青龙寺玩红叶因寄

十亩苍苔绕画廊,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闲对南山步夕阳。

作品评述

《王起居独游青龙寺玩红叶因寄》是唐代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亩苍苔绕画廊,
几株红树过清霜。
高情还似看花去,
闲对南山步夕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独自游览青龙寺,欣赏红叶的景象,并借此寄托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诗中以自然景物和人物行为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首两句描述了画廊周围盖满了苍苔,几株红树叶被清霜覆盖,给人一种宁静和凄美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的高情,意味着他的情感高洁纯真,如同欣赏花朵一般纯粹。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闲散自在地对着南山散步,享受夕阳的光辉,这是一种宁静而悠闲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色和人物行为,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作者通过观赏红叶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高情和对自然的赞美。诗词流露出一种恬静、淡泊、悠然自得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我有军持凭弟子,岳阳溪里汲寒流。

万事模棱持两端,脂韦自饰巧求全。如何身处周唐际,党武翻成狥一偏。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沉思恨有馀。红泪旋销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不归小白花岩住,越样梳妆诳世人。无底篮虽提得活,禹门未必解翻身。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黄花无语笑东篱。龙山真鼠辈,巴岭漫_栖。醉后风流情更好,笑谭落落珠玑。莫将乌帽任风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闻说西溪上,波光映远天。吟蛩催急杵,落雁近渔船。红树斜晖淡,黄花晓露鲜。田家新酿熟,共醉月明边。

故人虽尽别,相去独君赊。缘路云千堠,临边树一家。渡江船载马,到馆烛惊鸦。莫叹孤城废,春来尚有花。

登山岂不乐,属此风露清。排檐夜雨滴,诘旦天空明。欢然金石交,要我林泉盟。支筇趁汗漫,勇往不计程。一水何索纡,千峰郁峥嵘。仰视流云驰,俯听幽壑鸣。班荆得所适,斗酒聊共倾。人生会有累,聚散如浮萍。今辰谐胜游,异日难忘情。意惬各赋诗,庶以纪此行。

洛川已矣不复见,斯地岿然犹独存。九仞成功忍亏篑,百年种德在深根。依稀旧燕空梁语,俯仰飞鸿踏雪痕。多少名园富花石,争如书圃付儿孙。

不为摧伤改性灵,静中犹见好仪形。每怜今日长垂翅,却悔当时误翦翎。医得旧创犹有法,相知多难岂无经。稻粱且向人间觅,漠羡抟风起北冥。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野色满方壶。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问讯曲湖老,何时访老夫。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他道已融归正道,后正犹办入先天。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珍重临分白玉卮,醉中那暇说相思。天寒道远酒醒处,始是忆君肠断时。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诗带薪。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绚丽繁霞彩,荧煌瑞锦堆。夜深疑睡去,日暖怕慵来。

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百粤三吴称独步,八分一字直千金。桃花关外看红雨,杨柳堂前坐绿阴。今日窅然忘此景,断碑残碣尽伤心。

中夜平旦尔,净把天宇洗。此时气之清,隐映如有体。挹之莫可得,挥之不能靡。外不隔毛发,内透彻心髓。轻清孰为天,天也不离此。因行过东湖,荷叶恰新美。柔茎柄圆盖,嫩绿出清泚。下承之浮萍,铺锦杂青紫。洒洒无一尘,生意正济济。欲辩已忘言,无声臭至矣。

吾生如虚舟,万里常泛泛;终年厌作客,著处思系缆。道边何人居?花竹颇闲淡,门庭净如拭,窗几光可监,堂上满架书,朱黄方点勘。把茅容卜邻,老死更谁憾!

五天一只蓬蒿箭,搅动支那百万兵。不得云门行正令,几乎错认定盘星。

旧日心期不易招。重来孤负,几个良宵。寻常不见尽相邀。见了知他,许大无聊。昨夜花插翠翘。影落清溪,应也魂消。假饶真个住山腰。那个金章,换得渔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