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

邦国藩宣老,阶符陟降贤。
朝方尊旧德,天不畀遐年。
勋载奉常诔,神栖京兆阡。
悲笳声未断,垄日下虞渊。

作品评述

《中书令程文简挽辞三首》是苏颂所写的三首挽辞诗,描绘了程文简辞官的场景和情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邦国藩宣老,阶符陟降贤。
朝方尊旧德,天不畀遐年。

译文:
邦国之中,你是老成持重的辅臣,官位由低到高是因为你的才干。
国家珍视你的德行和过去的功绩,天地不会忘记你的功绩。

诗意:
这首诗以程文简的离职为背景,表达了对他过去的贡献和忠诚的赞美。程文简在国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的晋升是基于他的才能和品德。国家对他的过去表现和贡献表示尊重和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离开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程文简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忠诚和才干的敬佩之情。程文简被描绘为邦国的重要支柱,他的离职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和遗憾。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宋代文风,凝练而苍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程文简的深情赞美。

第二首:

勋载奉常诔,神栖京兆阡。
悲笳声未断,垄日下虞渊。

译文:
你的功勋载入官方的祭文,你的灵魂栖息在京兆阡陌。
悲伤的笳声还未停止,太阳已经落入了西方的虞渊。

诗意:
这首诗继续表达了对程文简的赞美和离别之情。程文简的功勋被载入官方的祭文,他的灵魂被认为栖息在京兆阡陌(一种墓地)。悲伤的笳声仍在回荡,但太阳已经下落,象征着程文简的离去。

赏析:
这首诗以更加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程文简的离别之痛。程文简的功勋被正式记录下来,在祭文中被永久铭记。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程文简的灵魂与京兆阡陌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归宿。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程文简的深深怀念和悲伤之情。

第三首:

愿闻谁与语,谁见涕流红。
浩歌临大江,衡阳雁北东。

译文:
请告诉我有谁能与我交谈,谁看到了我满面泪痕。
我要在大江边高声歌唱,让衡阳的雁飞向北东。

诗意:
这首诗是苏颂自己的一种表达,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程文简的思念和伤感。诗人希望有人能与他倾诉,分享他内心的悲伤和离别之痛。他决心在大江边高声歌唱,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传达到衡阳,让衡阳的雁飞向东北方向,将他的哀思传递给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苏颂自己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他对程文简的深深思念和悲伤之情。诗中运用了反问句和修辞手法,将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对程文简的离别之情表达出来。诗人誓言要在大江边高声歌唱,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对逝去友人的告别。整首诗情绪激荡,抒发了作者对程文简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这三首诗共同描绘了程文简辞官的场景和苏颂对他的赞美、思念和离别之情。通过婉转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诗人表达了对程文简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他的过去贡献的赞赏,同时也呈现了离别带来的伤感和思念之情。这些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体现了苏颂的文学才华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闻言惊喜是家山,曷蹙来兹遂一攀。何但名称偶相似,宛然天壁锁云关。

江边头白老为渔,手弄莲舟任所如。不尽香风吹碧杜,雨山横黛夕阳初。

圣道如太极,品彙自生成。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千载宁遐思,光景无边春。一潭鉴寒碧,方寸洞虚明。执卷恍瞻前,舍瑟铿有声。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风醇。穹舞丽景舒,琴歌南薰清。谁知此中乐,天理皆流行。

东津草生花未开,西山雪消水欲来。玻瓈江尽不受垢,蒲萄酒浓初酦醅。啄木唤君有扣户,提壶劝我勤举杯。春能几何看即暮,一月杖藜须百回。

春晓于飞彩仗明。西园嘉瑞格和鸣。花王特地献双英。并蒂轻黄宜淡淡,联芳竞秀巧盈盈。飞琼萼绿两倾城。

中元日,藏金华丹经於天坛石室。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予於山阳一相识家尝见之丹书碧字。细说金华事。试问谁边堪举似。除却青莲居士。胎仙八表冷风。争教低首樊笼。梦里云装烟驾,倚天坛影西东。

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倚棹逢春老,登筵见月生。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春晖明淡上三竿,风菀愁红迈带残。梦后单衾凌晚薄,体中馀酒向醒寒。山梁嗅雉晨羞饫,楯鼻磨铅藻思乾。深愧府公宾礼厚,不教持版预粗官。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珊瑚勾我出香闺,满目潸然泪湿衣。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下芳菲。乌飞兔走频来往,桂馥梅馨不暂移。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含恨点苍低。

情怀渺渺。客舍天将晓。百虑攻心浑未了。不似漫郎多少。人生傀儡棚中。此行那计西东。指日云泥超异,重占口角春风。

莫笑山庄小集休,篇篇字字爽於秋。向来枫落吴江冷,一句能销万古愁。

十年长作江头客。樯竿又挂西风席。白鸟去边明。楚山无数青。倒冠仍落佩。我醉君须醉。试问识君不。青山与白鸥。

龌龊宁堪处,卑污奈此逢。看人骑白马,唤狗作乌龙。濯濯河边柳,青青涧底松。待看天气好,应得露华浓。

知自何山得,磨砻作酒杯。斟疑五色动,醉认一拳开。窪似泉舂出,痕如藓渍来。主人心朴素,爱惜过琼瑰。

眉为占愁多,镇日长长敛。试问心中有底愁,泪早千千点。莫唱短因缘,缘短犹伤感。谁信萧郎是路人,常有深深念。

君家三径开来久,不待弦歌始得资。傥欲赋归归便得,湘山越岭匪逶迟。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一生如土梗,万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