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书二首

草木归根白露零,寒蛬欲蛰动酸吟。
每惊世事如翻手,难保人生不负心。
旷野嗟嗟三献玉,权门诩诩四知金。
旧来梁上称君子,犹自潜形伺夜深。

作品评述

《閒书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草木归根白露零,寒蛬欲蛰动酸吟。
每惊世事如翻手,难保人生不负心。
旷野嗟嗟三献玉,权门诩诩四知金。
旧来梁上称君子,犹自潜形伺夜深。

译文:
草木已经归根,白露洒落一地。寒蛬欲要藏伏,发出凄凉的鸣叫。
每当世事翻转如掌心,难以保证人生不背离初心。
广阔的野地里悲叹声不断,三次献上珍贵的玉石,权贵们谄媚得像金子一样。
自古以来,梁上的君子被称赞,即便是隐藏形迹等待深夜到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时代变迁的景象,草木离开了原本的位置,白露洒落在地上,象征着事物的归宿和无常。寒蛬想要蛰伏,发出酸涩的鸣叫,暗示着世事的不顺和困惑。作者提到每当世事变幻如掌心翻转时,往往难以保持初心,人生容易背离本真。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人性的疑惑。

诗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旷野中悲叹的声音不断传来,暗指社会上的不公和权贵的虚伪。三次献上珍贵的玉石,权门上的人们却如金子一样谄媚奉承,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道德的沦丧。作者提到梁上的君子被称赞,但他们仍然隐藏自己的形迹,等待深夜的到来。这句话暗示了在黑暗的时代中,君子们仍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谦虚,不被世俗的风浪所侵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草木归根、寒蛬鸣叫、世事变幻、权贵虚伪等形象的运用,诗中蕴含着对人性、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探讨。它呈现了一个寂静而忧伤的画面,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东,西, ——鲍防步月,寻溪。 ——严维鸟已宿,猿又啼。 ——郑概狂流碍石,迸笋穿溪。 ——成用望望人烟远,行行萝径迷。 ——陈元初探题只应尽墨,持赠更欲封泥。 ——陈元初松下流时何岁月,云中幽处屡攀跻。 ——张叔政乘兴不知山路远近,缘情莫问日过高低。 ——贾弇

远游蜀道历艰难,径上甘泉豹尾间。荷橐忽思辞北省,拂衣自喜见南山。当时旁舍基犹在,回首垂髫鬓已斑。先友脾阴尽陈迹,寒空依旧湿烟鬟。

深居饶野兴,门冷入杉松。鸟外闲频往,人间事罕逢。水轩吟片月,秋榻梦千峰。忆得看新雪,相招静话重。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馀霞映驿楼。

宝鉴凝膏,温泉流腻。琼纤一把青丝坠。冰肤浅渍麝煤春,花香石髓和云洗。玉女峰前,咸池月底。临风细把犀梳理。阳台行雨乍归来,罗巾

白发流年迅,青春尽日闲。烟消渔舍出,风约橹声还。往事空搔首,微官只强颜。漂零那对此,归梦绕云山。

人正肇届时多祜,凤历惟新景载阳。双阙布和云气郁,千门献寿玉声长。东风入律三边静,北斗回春万物芳。朝暇肃诚颁睿藻,缙绅交抃捧尧章。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秋吹过双阙,星仙动二灵。更深移月镜,河浅度云輧。殿上呼方朔,人间失武丁。天文兹夜里,光映紫微庭。

吾乡葛氏真好奇,凿开石井山之湄。寒波清冽不受暑,主人爱取沁诗脾。百年兴废事非昔,莓苔剥落土花碧。我来拂拭已忘言,落叶西风秋析析。

杨柳遮大堤,游女往何处?云破棹歌寒,鸳鸯时飞去。

枕上吴山,隐隐见、宫眉修碧。人好在、断浑似,画图相识。罗袜尘香来有信,玉箫声远寻无迹。恨不将、春色醉仙桃,迷芳席。婵娟月,韶华日。梦已尽,愁仍积。江花共江草,几时终极。锦树摧残胡蝶老,冰绡翦破鸳鸯只。拌楚云、湘雨一生休,休相忆。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忆昔梦游芙蓉城,城中仙子千娉婷。霞舒云卷逞娇媚,朵朵汉家尹与邢。西风吹醒黄梁梦,帐暖香红谁与共。别来秋晚遇群仙,犹记联骖骑采凤。太液池边悲翠楼,金屏绣褥何风流。那知镜裹朱颜改,阿监青娥雪满头。不必对花长太息,荣华俯仰成尘迹。色空空色无了期,昨是今非又来日。

朝云漠漠雨丝匀,山路清无一点尘。桃李著花溪水满,断肠何处故园深。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到珊瑚底。归哉非为恋乡味,橄榄槟榔红荔子。只身家世无眷属,亦不寻访囝郎罢。一欲追还李太白,二欲中兴杜子美。三欲扶起黄鲁直,四欲再作陈无己。若岛若可若贯休,直下视之眇糠秕。

在高日远云雾阔,黄金白璧孤虞卿。汉廷无人荐司马,故山有客呼孔宾。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诵诗心醉六义,读易梦吞三爻。毛郑寸长我取,羲文千载神交。

古来风义遗才少,近世公卿荐士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