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吴体

江东客里逢立春,节物风光愁杀人。
盘中生菜不可食,门前柳条还欲颦。
悠悠西塞独身远,杳杳南国多兵尘。
中兴宗社大臣在,怅望涕泪沾衣巾。

作品评述

《立春吴体》是明代诗人荪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东客里逢立春,
节物风光愁杀人。
盘中生菜不可食,
门前柳条还欲颦。
悠悠西塞独身远,
杳杳南国多兵尘。
中兴宗社大臣在,
怅望涕泪沾衣巾。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东的客人在立春时节的心情。诗人通过描写节物风光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和痛苦。他看到盘中的生菜无法食用,门前的柳条也开始凋谢,这些景象使他更加感到忧伤。诗人感叹自己身处遥远的西塞之地,而南国则充满了战争的烽烟,这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然而,他也意识到国家的中兴离不开忠诚的大臣,对此他感到无比的愤慨和悲伤。

赏析:
《立春吴体》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对立春时节的景物描写,诗人传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忧伤。诗中的生菜不可食用和柳条凋谢,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战争的忧虑。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时局的不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的大臣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悲叹,显示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和国家的关切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这首诗词通过寥寥数语传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推荐

蕙雪销迟气压灯,偶然素被共姜肱。老来顿悟妻儿累,却羡山中有发僧。

庐陵政事无全牛,恐是汉时陈太丘。书记姓名不肯学,得纸无异夏得裘。琢诗包纸送赠我,自状明月非暗投。诗句纵横剪宫锦,惜无阿买书银钩。蛮溪切藤卷盈百,侧理羞滑茧羞白。想当鸣杵砧面平,桄榔叶风溪水碧。千里鹅毛意不轻,瘴衣腥腻北归客。君侯谦虚不自供,胡不赠世文章伯。

浪花云叶交加舞。身近青冥路。天知此客解骑鲸。今夜一江明月、送行行。从今直上鳌峰去。应记经行处。莫将险语乱江声。却怕月中高卧、彩虹惊。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几曲上层城,盘盘次文石。爱之有佳趣,不倦纡晚策。禽虫应见疑,日遇此狂客。

幽径疏篱洗世尘,眼明见此数枝新。横斜恰受三更月,璀璨先回万物春。洛浦淩波矜绝态,缑山骑鹤想前身。放翁著句烦君记,画在生绡却未真。

陶公三尺渔梭,十年来藓枯尘壁。无端夜半,风雷入梦,晓痕犹湿。起唤兰桡,荻花荡漾,黏天晴碧。望芝云一点,烂银盆里,青螺眼中堪识。独倚枕床清啸,看千帆霎时风力。孤篷稳紧,钓车慢卷,绿杨汀侧。远树如烟,飞鸥如雪,暮愁如织。倩何人小拂朱弦,写入一江秋色。

雄篇多幸到柴扉,只恨空留最后枝。收拾愧同螬食李,侯生谁复敢言诗。

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归客倦花飞。飞花倦客归。小窗寒梦晓。晓梦寒窗小。谁与画愁眉。眉愁画与谁。

此影又奇绝,半空生曲栏。蜀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归鞍休报晚,吾待且盘桓。

天下雄诸侯,苏州数一二。都会自昔称,陪京今也贵。奕奕撰重楼,岧岧立平地。虚景混空苍,嚣声收远肆。闉阇虽散阔,栏槛皆堪记。向非土木力,焉能快高视。湖山西南维,江海东北塈。舍缓未为愚,疏达终多智。穷民一宵灯,细巧杂纹织。豪士三春卉,妖丽乱名字。侈甚见精诚,富余

汉中为会失兼程,雨雪曾无一日晴。拗项桥头聊立马,使车应已过褒城。

去岁春时政病身,对花不饮被花嗔。如今急报千花道,还我前来未足春。

予年十二,先君自虔州归,为予言:“近城山中天竺寺,有乐天亲书诗云: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従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清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笔势奇逸,墨迹如新。”今四十七年矣。予来访之,则诗已亡,有刻石

联镳接武两长身,鹓鹭行中语笑亲。九子羡君门户壮,八州怜我往来频。伫闻东府开宾阁,便乞西湖洗塞尘。更向青齐觅消息,要知従事是何人。

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请罚误君凝竚久,万花深处小车来。

政是国家多事秋,渝川县尉亦风流。吟诗不废公家事,坐使孟郊输一筹。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殷颜柳陆,李萧邵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