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倪瓒的《次韵萨天锡寄张外史》
拼音和注音
gǔ kǒu lù wēi shān mù hé , shī yī kōng cuì bù céng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曾:没有,从来就没有。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山木:山中的树木。古歌名。
谷口:山谷的出入口。古地名。又名瓠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东汉废。因位于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古时相传为黄帝升仙的地方。也称寒门。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时于此置云阳县。
倪瓒
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后字元镇,、荆蛮民、幻霞子等。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原诗
谷口路微山木合,湿衣空翠不曾晴。
饥猿扳槛为人立,寒犬号林如豹声。
小阁秋清听雨卧,长空日出采芝行。
道心得失已无梦,沐发朝真候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