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时遁泽画卷十首

断岸临江渚,风声瑟瑟寒。
苍髯五君子,莫作大夫看。

作品评述

《题时遁泽画卷十首》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诗中以描绘江边岸断之景,表达了一种寒冷凄凉的氛围。以下是我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断岸临江渚,
风声瑟瑟寒。
苍髯五君子,
莫作大夫看。

诗意:
这幅画卷描绘了一片险峻的江岸,凉风吹拂着,让人感到寒冷的气息。画中描绘了五位战士,他们的苍髯飘荡在寒风中,但他们并不打算成为显贵的大夫,而是选择了离世遁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江岸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寒冷的氛围。断岸临江,景象险峻,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风声瑟瑟,进一步增添了寒冷的气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场景的冷冽。苍髯五君子指的是五位英勇的战士,他们选择了隐居遁世,而不是追求官位和功名。这种选择传达了作者对世俗权势的冷漠态度,以及对清贫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婉拒,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景物和人物形象,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相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境和深沉的内涵,引发读者对于追求个人内心自由和远离纷扰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金銮天子如天大,九万里鹏容几个。寻常沟渎虾蟆过,红锦宫袍空看破。故书收拾归去来,倚杖斜阳唱谁和。

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懒随冬日柳,独许岁寒松。无复芳菲意,深栖云外峰。病身寒易缩,老衲涩难疑。却喜同怀者,时来问隐踪。

志士难推毂,将如高子何。心期诚不浅,余论或相多。欲向沧洲去,还能小艇麽。鸬鹚西照处,相并晒渔蓑。

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傥能怜我耽佳句,为遣秋根到草堂。

州县间关老调官,青衫敝尽只儒酴。玉堂学士思求代,珍重春风在笔端。

自谢南荒十二年,焚香得侍玉皇前。绛罗误露春初笋,能遣君王重爱怜。

人言村落僻,我处颇清幽。竹色侵衣冷,江声绕屋流。欢呼同社酒,出入趁鱼舟。不用闻时事,桑阴且饮牛。

年长归何处,青山未有家。赏春无酒饮,多看寺中花。

闻说清朝对紫宸,君王侧席屡咨询。惟应民瘼开陈切,故遣分符验抚循。

只嫌湫隘近城居,无着名山万卷书。不道八荒皆我宇,独於此处认吾庐。

层城高绝一攀跻,岁杪临风客思凄。烧入马陵秋草黑,雁横雪泽莫天低。陈台事往人何在?曹国川遥望欲迷。牢落壮怀谁与语?疏林残照乱鸦啼。

沧海人间别一天,只容渔父钓苍烟。而今蜃起楼台处,亦有北来蕃汉船。

雕鹗上云汉,虎豹守天关。一官游戏,笑向古郢试朱轓。天下封疆几郡,尽得公为太守,奉诏仰天宽。万物一吐气,千里贺平安。雪楼高,三百尺,玉栏干。政成无事,时复把酒对江山。问讯莫愁安在,见说风流宋玉,犹有屋三间。请和阳春曲,留与世人看。

云岩藏胜绝,何路不潜通。信步迷时远,冥心乐处同。乱松风索索,悬瀑雨蒙蒙。陶谢多清兴,招邀有远公。

宝势中流起,香园此布金。鸽栖秋殿冷,龙伏夜潭深。水鸟衔生食,江神听梵音。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闽地高僧楚地逢,僧游蛮锡挂垂松。白云逸性都无定,才出双峰爱五峰。高僧不负雪峰期,却伴青霞入翠微。百叶岩前霜欲降,九枝松上鹤初归。风生碧涧鱼龙跃,威振金楼燕雀飞。想得白莲花上月,满山犹带旧光辉。

落纸新诗万口传,逍遥旧梦记坡仙。明虹短雨下平楚,老雁长云横半天。涧底青松不改色,槛前流水谩安筌。寄声多谢无名子,莫搅诗翁秃鬓眠。

十日九风雨,一春三别离。予嗟吟骨瘦,子亦坐诗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