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山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
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作品评述

《送僧归山》是唐代刘言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地的人们常常送行时翻花自送迎,
却不知道我与密友之间的深情。
夜晚独自行走至寒山寺,
雪覆小径,清凉的金钟声响起。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送别僧人归山的情景。诗人描述了楚地人民送行时翻花自送迎的习俗,但他们并不了解诗人与密友之间的深情。诗人在夜晚独自一人来到寒山寺,白雪覆盖了小径,这时金钟的清凉声音回荡在寺庙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诗人以楚地人们送别时翻花自送迎的习俗作为开头,表明离别的场景。然而,他指出这种送别仪式只是形式,人们并不了解他与密友之间的深情。这种情感上的孤独和被误解的感觉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夜晚独自来到寒山寺的情景。夜行的寒山寺与热闹的送别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雪覆小径,给人一种寂静、清冷的感觉。此外,诗人提到了金钟的声音,这种声音在静谧的夜晚显得尤为清脆动听,给人带来一种宁静和超脱尘世的感觉。

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离别与寂寞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不见湖山两阅冬,相思千里梦魂通。今宵烛下匆匆看,独恐归来似梦中。

我要警昏迷,迷人愈见疾。九年面壁坐,不露一毫厘。法说无可说,机陈不二机。个中若不会,学取须菩提。

旧识为边帅,师游胜事兼。连天唯白草,野饼有红盐。蕃近风多勃,河浑碛半淹。因知心似月,处处有人瞻。

龟堂一老翁,短褐立秋风。时过同蓠菊,身衰似井桐。新霜万瓦白,朝日数棂红。且复寻书卷,悠然度岁穷。

桃李春多翠影重,竹楼当月夜无风。荀家兄弟来还去,独倚栏干花露中。

戴子游西浙,藕花香满船。因思今日日,又是去年年。杨果珍闽荔,榆林下剡川。烹羊曾有约,已失碧桃仙。

今朝闻实信,一只海船遥。此世永相隔,何僧可与交。茶从秋后尽,门绝月中敲。昨夜山家梦,亲曾到石桥。

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旅泊依村树,高吟似得邻。斜风吹败叶,落日照行尘。扰扰成何事,飘飘任此身。客心君莫问,赢得鬓如银。

蔚蓝水中天,岧峣千万重。楼观耸烟霞,光景浮星虹。天上老仙伯,万劫冰雪容。笑下金华山,长歌唳霜鸿。一去五百年,山头忽重逢。身衣直指绣,神超蓬海东。折荡琼台光,拍浮玻璃钟。琼台纵可乐,虞庭渴夔龙。丹凤衔诏来,入侍甘泉宫。

荧荧灯火临书卷,续续蛙声入桂林。背后曲肱眠小子,床头酌酒服玄参。

已向烟霞著脚深,世间万事不关心。旧携鸦嘴供鉏药,新典鱼须用买琴。井上引藤初满架,池南移竹渐成阴。话行不必须今日,五百年间有赏音。

胡床尘尾挥长柄,风和入坐花容靓。乍开还合晚照中,修竹佳人倚春暝。此间此景乐最深,世路好恶君酌斟。下车何必笑冯妇,投杼未免疑曾参。江山信美来者稀,渊明独与田父违。谁云宁食艾三斗,不如杯行莫停手。

著我数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

阮生能抗俗,嵇子得长林。僻境寡人迹,开窗多鸟音。苍藤挂朱日,短榻卧重阴。羡尔忘机事,云山意已深。

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

忽忽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莫道对床容昜著,试思分手几何年。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轻舟漫趁落潮东,为吊孤坟半亩中。荒草断边人种麦,浮图高处鸟呼风。生多寄迹眠僧院,死合招魂傍梵宫。一束生刍一杯酒,几人曾酹若敖翁。

君去我来吟赏地,盘溪环绕翠微中。溪人似祠惊人语,不许从容一醉同。

闻说南轩下,澄然洗客心。不风兰自馥,非雾竹常阴。檐影閒云过,棂光淡月侵。兴来谁与语,抚弄膝间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