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十题其七·宴坐岩

巨石如龙孙,耸耸烟雾里。
明明落溪口,纳纳喧滩齿。
何当助斋盂,菌蕃徒为美。

作品评述

诗词《四明十题其六·石笋峰》是宋代释昙颖所写,描绘了四明山的自然景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及赏析:

石笋峰
巨石如龙孙,耸耸烟雾里。
明明落溪口,纳纳喧滩齿。
何当助斋盂,菌蕃徒为美。

译文:
巨大的石峰如同小龙孙一般,挺立在烟雾缭绕中。
清亮的溪水明晃晃地从峰头落下,蜿蜒入江如同远方咆哮的河湾。
何时才能坐在峰上,享受着风中的清谈,和山间美丽的景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四明山的一座石峰,形容它巍峨壮观。石峰宛如小龙孙,高耸云雾之中,给人一种庄严威武之感。诗人将溪水描绘成明亮而快速的样子,从石峰顶上倾泻而下,流入江中。诗人希望能够坐在石峰上,聆听风中的清谈,欣赏山间美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词语勾勒出四明山的景色,石峰被形容为巨大的神龙一般,给人一种庄严威武的感觉。溪水清亮明晃晃地落下,象征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诗中的“明明”和“纳纳”是对景色的形容词,表达出溪水的明亮和喧闹之处。最后两句话则是诗人对于美景的期望,希望能够有机会坐在石峰上,感受优美的自然风景。整首诗气势磅礴,既表达了诗人的景色描写,又传递出渴望自然与心境相结合的意境。

诗词推荐

我老倦多故,心期马少游。愿为春眠蚕,吐丝自绸缪。翩翩魏公子,阅世无全牛。吹嘘鼓万物,领袖倾九流。昨来怀白璧,往撼西诸侯。中丞文武将,良非卫霍侔。誓开河源地,画作禹贡州。壮士捐躯死,鲸鲵尚吞舟。客心无一寸,草食随百忧。故人道旧语,末路非前筹。重来滕王阁,枫叶

空阔湖水广,青荧天色同。舣舟一长啸,四面来清风。

君到潇湘渐迫秋,乡关音问转悠悠。思归少忍烟尘息,回雁峰前莫浪愁。

江表人材独数公。

云昏山色收图画,雨过泉声杂管弦。马上得晴春满眼,好花迎客亦嫣然。

二月草堪爱,一番芳意还。远迷天泱泱,低隐雉斑斑。细雨鲜原润,东风古道閒。王孙归定否,持问桂枝山。

郑侯应凄惶,五十头尽白。昔为南昌尉,今作东郡客。与语多远情,论心知所益。秋林既清旷,穷巷空淅沥。蝶舞园更闲,鸡鸣日云夕。男儿未称意,其道固无适。劝君且杜门,勿叹人事隔。

不过林园久,多因宠遇偏。故山长寂寂,春草过年年。花待朝衣间,云迎驿骑连。松萝深旧閤,樵木散闲田。拜阙贪摇佩,看琴懒更弦。君恩催早入,已梦傅岩边。

遥瞻南嶂深复深,双崖与天藏太阴。青鞋济胜不能懒,踏破积雪穷崎嶔。空中朽树抱孤筱,无窍苍壁生横林。孤禽三叫危石裂,欲返未返神萧森。磴回忽然何处所,当面烟如翠蛟舞。石门泄风无昼夜,古木截道藏雷雨。丹丘赤城去几许,下视人间足尘土。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餐。

月从东海出,冷照玉门关。征人家万里,梦向月中还。金闺亦有梦,却行玉关道。道路不相知,思深各衰老。胡笳吹哀怨多,奈此关山明月何。终宵迸泪如金波。

秋后冬前一月晴,小园佳处日经行。半山木落楼台露,几树霜余橘柚明。

再岁大江滨,了无功可程。行行看绝塞,录录更专城。不作安巢鸟,应惭出谷莺。赖同草玄手,时抱一经横。

众皆赏春色,君独怜春意。春意竟如何,老夫知此味。烛馀减夜漏,衾暖添朝睡。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开迟花养艳,语懒莺含思。似讶隔年斋,如劝迎春醉。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

宫样新装锦{左衤右颉}鲜,都人争服孟家蝉。天心谁识开真瑞,待见中兴第十传。

昔在南郑时,送客褎谷口,金羁叱拨驹,玉碗蒲萄酒。醉归涉漾水,鸣蝉在高柳,回鞭指秦中,所惧壮心负。人生岂易料,蹭蹬十年後,蝉声怳如昔,而我已白首。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岂无好少年,共取印如斗!

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蜺旌羽节追不及,飘遥双帻堕碧空。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乾不能去。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脊露。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钵盂藏不住。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闻道华胥国,依稀似醉乡。近来参得透,睡稳不因床。

闭户理残编,疏慵得自便。朝凉清病思,秋雨对高眠。屋冷深藏燕,槐疏混抱蝉。所欣堂下菊,芳意已鲜鲜。

林塘幽复僻,俗士可曾游。景物因人胜,茶瓜为客留。纳凉寻密竹,凝眺倚层楼。浮世荣枯事,从今莫问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