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萧国器

路贫不在扊扅炊,调苦谁闻食菜时。
枉道故於寻尺见,求人曷以斗升为。
夷吾不去齐何患,叔向方来晋可知。
得士则兴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作品评述

《寄萧国器》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贫困的生活状况,并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感慨。

诗意:
诗人以自身的贫穷为切入点,表达了他在艰难困苦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挣扎。他抱怨自己的贫困不仅仅体现在吃穿上,更体现在求学的困难与社会地位的低下。诗人对社会的不公与困境的无奈感到愤懑,同时也借此反思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社会触动。诗中的"路贫不在扊扅炊,调苦谁闻食菜时"一句,以贫困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在艰难生活中的辛酸与无奈。"枉道故於寻尺见,求人曷以斗升为"这两句话,反应了作者求学之路的困难与曲折,以及在社会中提升地位的艰辛。"夷吾不去齐何患,叔向方来晋可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身份地位的无奈,同时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局限。最后一句"得士则兴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提出了作者对于社会变革与自我价值的期望,以及对于知识与才能的珍视。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了对贫困与社会不公的不满和思考。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呼吁社会关注贫困人士的困境,并寄望于通过知识和才能的提升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首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思考,凸显了诗人对于公正与人生价值的追求。

诗词推荐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忧肆妲。不训不师。爰及冠带。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败。屡增惟尘。大人含弘。藏垢怀耻。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显明臧

岁事已告毕,客行殊未归。蒌蒿穿雪长,水鸟背人飞。沮洳蒹葭远,村墟烟火稀。边风吹莫色,短策度斜晖。

茅竹荒墟地,菰蒲野水天。故园长莽莽,归兴自翩翩。文字留身后,瓶罂满眼前。海棠知我意,故作小春妍。

如何杀一妇,能致旱三年。妇孝无知者,知之惟老夫。

凤蹴瑶华散,龙衔桂子香。

驻马赤栏桥,余寒著柳条。舟车富阳路,风雨浙江潮。惜别津亭暮,思归故国遥。临行莫惆怅,回日定花朝。

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梦。佳城闭青春,风木号永痛。寒泓孰出之,甘冽可抱甕。乃知主地神,效此清净供。汲引入中廚,色味胜乳湩。老龙来试诗,事有万钧重。寄声松大夫,并语石翁仲。俱修护持职,以遗云来用。

会稽太守无事时,缓带长作渔樵嬉。大航平榻引宾从,谈笑晚从湖上归。湖边居望而簇簇,湖岸花木情依依。环峰晻霭天四垂,渌水荡漾双红旗。城头叠角已平西,船上樽西含余辉。冷风徐引江鹄飞,白云回首清猿啼。渔讴菱棹烟火微,使人却厌千骑随。归来楼阁上灯后,时觉天风清满衣。

平旦寅,眹兆之前已丧真。老胡鹤树惭开□,犹举双趺诳后人。

晚波东去海茫茫,谁识蓬山不死乡。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云度岩扉风振谷,迅雷惊起蛟龙。天威汹汹变晴空。搅翻银汉水,倾入宝莲宫。雪浪奔冲凌翠麓。陇头低挂双虹。人间热恼尽消融。此流长不断,万折竟朝东。

浊波扬扬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衣看入兮中流去。浪排衣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兮妾何适,遂就波澜兮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断河源塞泉脉。

六十三余七十翁,颇从静里得些工。阴阳理向尘尘见,天地心於物物同。荔挺生来元不死,葭灰塞处自能通。古今宇宙浑如眩,康节何烦企下风。

曾向西风把别杯,知君黄色上眉催。浙江莫道音书隔,一日潮声两度来。

绝怜花带雪麟珑,彷佛惟存蜡帝红。一夜清寒风结冻,分明身在水晶宫。

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

扁舟载双鹤,万卷贮群书。

折腰五斗信非天,荐祢徒劳一鹗书。渊底纵鳞夸水泳,林间宿鸟乐巢居。心随俯仰缘无慊,身任行藏自有馀。试问通衢何处是,圣门无限指南车。

陶写性情为我事,留连光景等儿嬉。锦囊言语虽奇绝,不是人间有用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