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枉尺直寻

计利无非患得心,谁能枉己直於人。
既甘隐忍无羞恶,气馁如何更复伸。

作品评述

《孟子·枉尺直寻》是宋代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枉尺直寻

计利无非患得心,
谁能枉己直於人。
既甘隐忍无羞恶,
气馁如何更复伸。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心理困境。作者表达了一种思考: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我们是否可以不顾自己的原则和道义,让利益驱使我们的行为,甚至不择手段地对待他人?然而,当我们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道义时,我们内心是否会感到羞耻和痛苦?这样的心理挣扎和困惑,让人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道出了人性的内在矛盾。诗中以"计利无非患得心"开篇,指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心态,表明人们在面对诱惑时常常难以抵挡。接着,作者以"谁能枉己直於人"表达了对人性的质疑,暗示人们是否能够保持自己的正直和廉洁,不受外界利益的诱惑。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使用了"甘隐忍"和"无羞恶"这两个词语,表达了为了追求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道义所带来的内心痛苦和羞耻感。最后一句"气馁如何更复伸"则反问了这种矛盾和困惑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无奈和困扰。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入探讨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道德困境和心理挣扎,引发人们对于个人利益与道义原则之间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坚守内心的正直和道义,不被利益所动摇,同时也警示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慎重权衡,以避免迷失自我和背离道德准则。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寒梢到地不肯屈,迸笋出檐还作行。故庆余韵占风月,要自劲节含冰霜。

贱宜人弗齿,贫遣日劳心。不著新诗句,春愁那可禁。

迟月上深夜,新蟾不终夕。何如月圆时,通宵照无极。

地胜风埃外,门深花竹间。波光冷于玉,溪势曲如环。荣路回翔厌,华轩啸咏闲。堪羞谢太傅,不复到东山。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

天地钟奇在鄞鄮,代产真儒传衮绣。明良千载会风云,虎拜万年同国寿。

幼磨铁砚翁同学,晚捧铜槃客鲜从。十二相宁分虎鼠,两家子各判猪龙。有时扪虱灯前话,亦或骑鲸海上逢。自是老人眠睡少,梦回原不为晨钟。

江芦初老度新鸿,谁所高情吒画工。索索西风刷寒羽,萧萧残日伴疏丛。渔膛欲下滩声急,谈尘重挥暑气空。身在计庭归未得,每将秋思入图中。

翩翩春燕,厥有常心。来以春阳,去以秋阴。不爽于社,为时所钦。玄衣济济,美度愔愔。差池其羽,下上其音。如服仁义,如喜瑟琴。缮垒杏梁,衔泥柳林。宫房孔式,非僭非淫。居处齐一,淑惠且任。实生商后,匪曰凡禽。

小作王官试,还为幕府留。绮歌偶意改,散号觅归休。屈贾当重作,潇湘漫一游。胡为车未发,已报病难瘳。

元龙湖海分栖迟,懒把琴心累子期。不是三生曾有旧,如何一见便论诗。春行谷外莺求友,月在吟边鹊绕枝。甚欲买舟寻隐处,悔将名姓与人知。

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满朝卿士多元凯,为黜兜苗与四凶。

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

万叠青山万叠云,乱泉流处路微分。岭猿凄断人愁听,只隔烟萝便不闻。

酒凭孤枕聊成寐,寒入霜钟更觉清。户外只知居士睡,那知寂默念平生。

姜居渭水为周相,严隐桐江不汉臣。试把二公较名节,谁知总是一丝纶。

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回首江南岸,青山与旧恩。

年华先到未央宫,嬉赏班班四序中。潇洒梅花元耐雪,轻狂柳絮不嫌风。

柱礎画生水,云雷暮出山。天时已秋杪,气候尚春间。

彭模来往无虚岁,平度山缠一度游。卜宅旧传杨蜀郡,题诗宛在薛嘉州。江云杳蔼吞天远,松槛萧寒唤客留。欲与殊庭追古意,略须桃杏植岩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