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

寒梢到地不肯屈,迸笋出檐还作行。
故庆余韵占风月,要自劲节含冰霜。

作品评述

《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是宋代文人韩元吉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梢到地不肯屈,迸笋出檐还作行。
故庆余韵占风月,要自劲节含冰霜。

中文译文:
寒冷的竹枝伸至地面不屈服,
新生的笋子从屋檐中迸发而出。
庆幸地占据冬日的风和明月,
以坚韧的品性包含着冰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竹子在寒冷季节的生长为主题,展现了竹子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形象。诗人用寒冷的竹枝伸至地面不屈服来表达竹子生命力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随后,新生的笋子从屋檐中迸发而出,显示出竹子生命的延续和蓬勃的生长态势。这种景象使诗人感到庆幸,他认为竹子能在寒冷的冬季中仍然享受风和明月,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品性。最后一句诗表明竹子的坚强与冰霜相融合,进一步强调竹子的刚强和坚毅。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中的竹子象征着顽强不屈的品质,它在严寒中仍能生长茁壮,展现出生命的力量和韧性。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顽强精神的追求和崇敬。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生长情景,通过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形象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桃李从渠著斗量,明珠颗颗更含香。红颜不老如丹渥,笑诧南翁见未尝。

竹屋茅檐一树斜,冰霜意气盖韶华。有余不尽如知道,半已青青半尚花。

只道江梅发不迟,最先零落使人悲。从今秾李花千树,未抵前村雪一枝。

乘兴不拘程,悠悠任意行。小溪横木渡,何寺远钟声。野茶抽心起,山花照眼明。幽禽亦堪爱,多解自呼名。

仕至二千石,富贵有足乐。官为谏大夫,亦足究所学。兰阶擢珠树,金闰聊棣萼。何妨赤松游,不负黄石约。

先生早矣袖薰弦,趁取南风入皛然。燕称不妨辞阃幕,鱼枯应喜活民编。万家吟赏知微月,千里依棲刺史天。河汉定就历届黼黻,大宗宁许久藩宣。

残骸日益衰,晨夜抱疾痛。地炉得微火,终日不喜动。读书旧成癖,今但坐作梦。未能追鸿冥,乃复分鹤俸。风霜舍边柳,合抱皆手种。眼中人尽非,欲话谁与共?

喜上上,怒一上,少机关,足伎俩。硬把虚空量,刚道有一丈。似这般会算底本师,如何唤作无准和尚。

铁心道人吹铁笛,大雷怒裂龙门石。沧江一夜风雨湍,水族千头啸悲激。楼头阿泰聚双蛾,手持紫檀不敢歌。吕家律吕惨不和,换以红牙尺八之冰柯。五丝同心结龙首,曾把昭阳玉人手。只今流落已百年,不省愁中折杨柳。道人吹春哀北征,宫人斜上草青青。吴儿木石悍不惊,泰娘苦独多春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馀子不足数,此君何可无。

移阃于重庆,支吾亦十霜。但闻绳魏尚,不见雪陈汤。

不游文节入祗园,刍草风香春正妍。要识根茎来处远,葛仙丹井冷云边。

雨桤当我门,昔种不盈把。十年各长大,我屋在其下。风吹枝峥嵘,坏我屋上瓦。伐桤伤屋甚,小过且容舍。樵儿驱之去,不去反怒嗔。岂不有曲直,但念是比邻。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千五百人善知识,不念吾宗正岑寂。五峰趯倒浪翻空,大地山河俱失色。金风体露,叶落归根,只堪惆怅不堪陈。

才疏意广道难行,深入穷山隐姓名。自分一瓢终陋巷,谁知五马昔专城。去年是处兴兵甲,此老无人问死生。忽忆杜微今七十,寄声聊见不忘情。

销整新阶绕郡城,知师才智善经营。为怜世路多倾侧,故使行人尽坦平。一府轮蹄还往便,千门箕帚扫除清。乐游桥上红尘接,未免区区事送迎。

寄语榆林戴,年来书不灵。翠微双鬓白,茅舍一灯青。醉后穷豪在,吟成老健能。杨梅时节近,吾欲理行縢。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