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端坐意不适,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独上竹西楼。

作品评述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是明代文人周藩宗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端坐意不适,
夏林飒已秋。
忽逢关外使,
暂缓望中忧。
野日回残照,
池烟淡夕流。
怀君欲何语,
独上竹西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汴京(即今天的开封市)的一次邂逅和内心的感受。诗人端坐而思虑烦闷,夏天的林木已经透露出秋天的凉意。突然遇见了来自关外的使者,使他暂时放下了对朝廷的忧虑。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田野,池塘中的烟雾在夜幕降临时变得淡薄。诗人怀念远方的朋友,想要与他交流心情,于是独自登上竹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汴京的景物和诗人的心情,展示了作者的闲适和思考。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夏秋交替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烦闷和不适。然而,这种情绪在诗人遇见关外使者后得到了一时的缓解,使他暂时忘却了朝廷的忧虑。诗中出现的野日残照和池烟淡夕流等景物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感受。最后,诗人独自登上竹楼,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这首诗词结构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夏林飒已秋、野日回残照等,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表现力。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友情、思考的追求,同时也可以体味到自然景物的美丽和变幻。

诗词推荐

山圃归来花半空,尊前一别五春风。新松已自高三箠,旧堑还须广十弓。

兴言民父恩犹在,何故年来尽不如。清节苦於为士日,归装轻似到官初。月明往事寻思遍,灯下怀人音问疎。矫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

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龙笛吟寒水,天河落晓霜。我心还不浅,怀古醉馀觞。

辞少不尽意,辞多还尽纸。纸尽意无穷,相思似流水。

露激风抟岸草秋,揽衣可处上兰舟。无方始是知方者,莫效支师泥沃洲。

虬须憔悴羽林郎,曾入甘泉侍武皇。雕没夜云知御苑,马随仙仗识天香。五湖归去孤舟月,六国平来两鬓霜。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日晚朝回拥宾从,路傍拜揖何纷纷。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莫言贫贱即可欺,人生富贵自有时。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始知。

四溟飞旦雨。三径绝来游。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茅檐下乱滴。石窦引环流。寄言一高士。如何麦不收。

急桨浮天阔,长江得月迟。最怜新缺后,全胜未圆时。夜雪潮千尺,秋风桂一枝。潜蛟易翻动,怨笛莫惊吹。

从宦元知漫浪,还家更觉清真。兰亭道上多修竹,随处岸纶巾。泉冽偏宜雪茗,粳香雅称丝莼。_然一饱西窗下,天地有闲人。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纪今辰高会,屈指三朝,更逢重九。珠履瑶簪,聚一天星斗。菊蕊含芳,桂花笼艳,有美容争秀。衮绣堂中,蓬壶影里,异香喷兽。况是清朝,太平真主,治享雍熙,眷深耆旧。恩锡兼金,遣星轺东走。咫尺威光,下拜归美,愿我皇眉寿。自此重裁,谢笺千纸,年年回奏。

虽老未龙锺,篱边菊满丛。乍凉天气好,里闬正过从。

蟠木离奇,病鹤摧颓。以若形骸,而卜襟怀。无才无能,不竞不猜。十目所视,人焉廋哉。

一挝涂毒闻皆丧。身在其中总不知。八十翁翁主场屋,真诚不是小儿嬉。

心传忠恕,一以贯以。爰述太学,万世训彝。惠我光明,尊闻行知。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彩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一匊吴山在眼中,楼台累累间青红。锦颿后夜烟江上,手抱琵琶忆故宫。

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本来无住不名家,唯有西乾路不赊。三度他心通败阙,国师犹钓死虾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