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即事

柳半青黄叶欲舒,雪残又是雨晴初。
带耕且读陶潜传,种树频翻郭橐书。
每抚雄心还自笑,羞将鹤发对人梳。
真如生计惟春日,罢吏为农十载余。

作品评述

诗词《早春即事》是明代诗人李开先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树半青半黄的叶子渴望展开,
雪已融化,天空又是雨后晴朗的初春。
我带着农具忙于农耕,同时读着陶渊明的著作,
种植树木时常翻阅郭巨的书籍。
每当我抚摸着雄心,我会自笑不已,
我羞于将已经白发如鹤的头发梳理面对他人。
真正的生活只在春天的日子里,
我从官员的职位上辞退,成为农夫已有十余载。

诗意:
《早春即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明代时期的农夫在早春时节的生活情景。诗中展现了农夫对忙碌农事的描述,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以及对官员生涯的反思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柳树半青半黄的叶子和雪后雨晴的天空,展现了早春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农耕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农田劳作的热爱和专注,同时在忙碌之余还能读陶渊明的著作,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追溯。

诗中的“郭橐书”指的是《郭店楹联》中的文化典故,郭巨是一位古代文人,他的书籍被诗人视为宝贵的财富,反映了诗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重视。

诗人在抚心自笑时,表达了对自己雄心壮志的理解和反思,他羞于将已经白发如鹤的头发展示给他人,可能是因为年岁已高,但内心仍怀有坚定的意志。

最后,诗人宣布放弃官员的职位,选择成为农夫已经十多年,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反映了明代文人的一种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整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流露出诗人淳朴的情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词推荐

不假施朱,鹤翎初试轻红亚。为栽堂下。更咏樵人画。绿叶青枝,辨认诗亏价。休催也。忍寒郊野。留待东坡马。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汉室开基第一功,善哉能始又能终。直疑后日赤松子,便是当年黄石公。用舍随时无分限,行藏在我有穷通。古人已死不复见,痛惜今人少此风。

灵宫肃清晓,细柏含古春。人言王子乔,鹤驭此上宾。白云山苍苍,平田木欣欣。登高览元化,浩荡融心神。西望洛阳城,大路通平津。行人细如蚁,扰扰争红尘。蓬莱风涛深,鬓毛日夜新。殷勤一杯酒,愧尔云间人。

忘怀物外且如愚,何事劳精据槁梧。以马喻马即非马,数舆无舆方得舆。莫执斧斤过栎社,懒施几席向蘧庐。好归玉秀峰前座,闲看晴云自卷舒。

晓雨池上来,微风动寒绿。幽人睡初起,开窗见修竹。西山带曾云,隐隐出林木。境寂尘自空,虑淡趣常足。独坐无晤言,流泉下深谷。

净友。如妆就。折得清香来满手。一溪湛湛无尘垢。白羽轻摇晴昼。远公保社今何有。帐望东林骚首。

行旅忽闻雁,仰看天宇清。数声和月落,一点入云横。锦字回燕塞,新愁满洛城。疏灯孤馆夜,何限故园情。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栊浥旧香。高浪隐床吹瓮盎,暗风惊树摆琳琅。先生不出晴无用,留与空阶滴夜长。

山人袖携古琴来,形模拙丑腹破穿。上两金字亦残漫,自云得自十年前。十年前宿野店间,野店岑寂无炊烟。只将百钱乞翁媪,回买湿薪煨涧泉。老翁持出一木段,刀痕凿痕斧痕满。秀才望见三叹羡,学琴以后何曾见。此是成都雷氏为,揩摩雷字分明现。持归修治调曲成,曲成他人不肯闻。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青楼临大道,一上一回老。所思终不来,极目伤春草。

一秋风雨蔽白日,积水鬼神愁太阴。寒螿悲鸣草根湿,水鸟暝哭菰丛深。残年不觉日月逝,病骨惟愁霜露侵。常有淖糜支旦暮,一毫宁复少年心?

委存张公翊圣材,几将贤德赞文台。争教不霸江山得,日月征曾入梦来。

我生不识柏梁建章之宫殿,安得峨冠侍游宴;又不及身在荥阳京索间,擐甲横戈夜酣战。胸中迫隘思远游,泝江来倚*山楼。千年雪岭阑边出,万里云涛坐上浮。禹迹茫茫始江汉,疏凿功当九州半。丈夫生世要如此,齎志空死能无叹!白发萧条吹北风,手持卮酒酹江中。姓名未死终磊磊,要

木落西风秋已半,正当璧月圆时。为登绝岭赋新诗。酒摇金凿落,波净碧琉璃。细看冰轮还有意,要君把盏休辞。看看两鬓欲成丝。明年当此夜,千里共相思。

命驾关东千里余,拂衣前去未勤渠。自怜病客料秦虎,共学骚人忆郢闾。赋就句奇轻恶道,诗成意远欲闲居。此生辛苦君能识,不向他人道看书。

闻钟识寺遥,小径缘云入。日暮冒岚归,秋衣不知湿。

三年未省闻鸿叫,九月何曾见草枯。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位正忆皇都。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乡味朔山林果别,北归期挂海帆孤。

粗布宽衣下领袍。一襟潇洒,两袖飘飘。水云活计伴渔樵。过得今宵,莫问来朝。九节苍龙杖一条。仙经数卷,肩上横挑。腰间悬个小丹飘。行也逍遥,坐也逍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