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

吟君遗我百篇诗,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斫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行尽四维无处觅。

作品评述

诗词《翰林白二十二学士见寄诗一百篇,因以答贶》的中文译文如下:

吟君遗我百篇诗,
使我独坐形神驰。
玉琴清夜人不语,
琪树春朝风正吹。
郢人斤斫无痕迹,
仙人衣裳弃刀尺。
世人方内欲相寻,
行尽四维无处觅。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刘禹锡收到百篇诗作的礼物后的感受和心情。诗中的“吟君”指的是将诗作送给自己的人,“吟”表示吟诵,这里用来表示收到赠诗。作者坐在独自一人的地方,心神都沉浸在这些诗作之中。玉琴在夜晚清朗而静谧,没有他人的声音和打扰,作者可以静下心来享受这些诗作带来的美妙感受。而春朝的时候,琪树上的风正吹动,使得春意盎然,与诗作的意境相呼应。

诗中还提到了“郢人”和“仙人”。郢人是指在楚国的人,他们擅长雕琢出无痕迹的作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写作时犹如郢人一样细腻而精巧。而仙人则弃置了世俗的刀尺和衣裳,表示诗人写作时超脱凡尘,不受世俗拘束。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诗作的追寻之旅。世人在四维之中行走,寻找诗作以求共赏,但却寻觅不到。四维在这里指的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追求诗作的四个方面,即文字、音乐、绘画和雕塑等。作者认为,无论怎样走遍四方,都无法找到与这些诗作相媲美的作品。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收到的百篇诗作的喜悦和沉思,同时也道出了诗人独立创作的心境和对于诗艺追求的态度。通过对于质朴自然的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于文人境界的比喻,诗词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情感。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诗词推荐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两山空翠烟霏,几□又入东君□。□□但见,肉红染杏,眉黄着柳。彩燕风轻,宝灯月满,欢连清书。是香山行处,苏仙座上,春不老,人依旧。闻道新骑白凤,过章台、天香满袖。英姿不向,通明宫殿,人间未有。况是从来,爱留南国,名高北斗。看君恩,却与西湖涨绿,作长生酒。

深碧长条浅紫芽,晓丛无数傲霜华。只应耻在江梅后,未著叶时先放花。

阁前三面山,阁下一溪水。云出戏作霖,却归宿檐里。

镜湖春游甲吴越,莺花如海城南陌;十里笙歌声不绝,不待清明寒食节。青丝玉瓶挈新酿,细柳穿鱼初出浪。花外金羁络雪驹,桥边翠幙围螭舫。怕雨愁阴人未知,时时微雨却相宜;养花天色君须记,正在轻云嫩霭时。

朋游冠盖满京华,病客东流迹自赊。音驿未闻来日下,邻墙不见亦天涯。尚慙斗粟烦官廪,已指扁舟是我家。莫谓因风无可寄,雪梅开遍腊前花。

我公两器兼文武。谈笑岩廊无治古。红颜绿发已官高,赤舄绣裳今仲父。我欲形容无妙语。颂穆清风须吉甫。望公聊比泰山云,岁岁年年天下雨。

贞孝谥已美,何堪复女宗。一朝下明诏,千载被流风。

清游十日饱冰霜,来吊词人暖肺肠。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挪威女郎多衣绣衣一袭,所谓国妆是也。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墓碑上刻有大槌一具。)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炎蒸忽逐火云敛,爽气俄随玉露瀼。不是真贤生间世,争教烦暑变清凉。

石坛洗秋露,乔木拥苍烟。缑山七月笙鹤,曾此上宾天。为问云间嵩少,老眼无穷今古,夜乐几人传。宇宙一丘土,城郭又千年。一襟风,一片月,酒尊前。王乔为汝轰饮,留看醉时颠。杳杳白云青嶂,荡荡银河碧落,长袖得回旋。举手谢浮世,我是饮中仙。

千里暮云山已黑,一灯孤馆酒初醒。

虾蟆欲吃月,保护常教圆。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罗帏若不卷,谁道中无人。(牢性情急,累居幕府,主人多不容,同列有谗之者,与之诗,见《语林》)魁形下方天顶亚,二十四寸窗中月。(牢年六岁,母俾就学,误入人家,乃父友也。方弹棋,戏以局为题,命俾赋之,牢应声而作,

鬼质内持衡,胡雏外握兵。一朝临白刃,乞米老儒生。

欲唱清歌却掩襟,晚风亭子落花深。坐中年少休轻听,此曲先皇有赐金。

尚书清禀秋天杳,吉梦元占玉燕飞。南定三军须北定,西归九罭合东归。寿星出丙光丹极,华盖丞辰近紫薇。要减汾阳声乐半,直须扬濯入黄扉。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世路羊肠姑已之,扁舟我欲问冰夷。只因吏部酷好酒,岂是鸡林要售诗。万事不如潮有信,寸心唯赖月相知。斜风细雨休归去,此政老翁沉醉时。

掉船晨出暮知归,举网惊呼鱼定肥。倾倒得钱何用许,江头取醉暮相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