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诘旦重门闻警跸,传言太主奏山林。
是日回舆罗万骑,此时欢喜赐千金。
鹭羽凤箫参乐曲,荻园竹径接帷阴。
手舞足蹈方无已,万年千岁奉薰琴。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旭日初升重门响,
传闻太主赏山林。
今日回舆十万骑,
此时喜庆赐千金。
舞者华服演乐曲,
荻园竹径连帷阴。
手舞足蹈情无尽,
万年千岁奏薰琴。

诗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迥秀为庆贺幸安乐公主府中的一次宴会而作的应制之作。诗人描绘了宴会盛况:清晨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庄园的重门,传闻太主赏赐了山林给公主。宴会上,回舆上万骑队伍回来,带来了千金的赏赐。舞者们身着华服,演奏着乐曲,荻园中竹径延伸到帷阴之下。人们载歌载舞,欢愉之情无尽。公主永享千年万岁,演奏着薰琴。

赏析:
这首诗以欢庆的氛围展示了公主山庄的盛况。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述和人物的活动,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喜庆欢乐的场景中。诗中使用了描绘清晨初升的太阳以及山林、骑队、华服等元素,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和喜悦的情绪。诗人通过描写舞者们舞蹈、演奏乐曲的情景,展现了人们沉浸在快乐中的样子,表达出公主受到万年千岁的祝福,以及演奏薰琴的美好寓意。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公主的祝福和庆贺,以及展示了盛大宴会的繁华景象,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作者介绍

李迥秀,字茂之,唐朝泾阳人。初为相州参军,后累官凤阁舍人。长安中,同平章事。中宗朝,当过宰相,终兵部尚书。卒赠侍中。遗世留存诗四首。

李迥秀的生平

  李迥秀自幼便有英名,祖父和父亲都担任刺史,是世家出身。然而他的母亲出身贫贱,连姓什么都不知道,却是罕见的美女。当她在李家为婢女时,甚得主人宠爱,生下了李迥秀。可能是源于母亲的血统,李迥秀也长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颇有文才,喜欢交友,兴起吟诗,不辞斗酒,但绝不因酒乱性,号称当代第一风雅人物。

  武则天时有爱宠张易之。张易之的父亲死得早,母亲阿臧多年守寡。不想,不甘寂寞的阿臧看上了年轻俊秀的凤阁侍郎李迥秀,想要与之成亲,实际上也就是充当臧氏的面首。则天皇帝对才能、人品、容貌都相当杰出的李迥秀非常有好感。因此,偶尔会召他和他的母亲到宫中,给予优厚的待遇。婢女出身的母亲,享受如此待遇使李迥秀心中很感激皇上。当他知道皇上要把阿藏嫁给他时,心中非常苦恼。他早有妻妾,但又怕为此事犯违敕之罪,让宗族及个人蒙受不幸。加上张易之的权力威逼,不得已接受这项敕命。

  李迥秀在张易之和女皇的双重压力下被迫答应了这门婚事。可是,成亲当夜,阿臧满脸的皱纹、满头的白发,还是远远超出李迥秀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几近疯狂,却无力反抗,只能日日买醉,荒饮无度,终日沉醉,唤之不醒。阿臧和张易之非常不满,便将李迥秀贬到了衡州担任刺史。

  神龙政变后,张易之被杀,阿臧籍没入宫,李迥秀也被株连,由衡州刺史贬为衡州长史。

李迥秀的轶事

  坊间传闻说上官婉儿曾经看上了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结果惹恼了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对她处以黥刑。上官婉儿为了掩饰疤痕,在额头上贴上了花钿,人们觉得很美丽,一时之间这种装饰竟然成为时尚。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一些影视剧也是这样描述的。

  “其实这只是后人的想象,并没有史料支持这个说法。上官婉儿的确曾对某个男性动心,不是张易之,而是另有其人。”于赓哲表示。

  寻找上官婉儿初恋的线索来自一本名叫《北户录》的书中,书中记载有一天,一个姓李的宰相奏事,上官婉儿可能是被他的相貌和气质吸引了,禁不住看得愣神了。估计武则天是看出来婉儿的心思了,当时不动声色,退朝之后就开始发飙,用一把小刀子扎在上官婉儿的脸上,还不允许拔下来。上官婉儿忍痛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诗》,哀求武则天拔下刀子,武则天这才逐渐息怒。

  武则天时期一共有七十多位宰相,其中姓李的就有八个,究竟让上官婉儿春心萌动的是哪一位呢?经过一番考证,于赓哲把目标锁定在李迥秀身上。首先两人年龄相近,其次他是单身,再者是当时的风流之士,还是一个帅哥。

  所以于赓哲怀疑上官婉儿当时是看上李迥秀了,然而李迥秀同时也被张易之的母亲看上了。二者结婚,自然和上官婉儿就没了下文。

诗词推荐

深院静。隔叶鸣禽相应。金鸭云寒闲梦醒。转帘花月影。闲步碧阶香径。亸翠残红慵整。明日阴晴犹未定。试教移小艇。

西苑烟光倚槛新。桃花艳艳静无尘。照溪红映一天云。肯放落红流出水,且寻歌舞赏明春。持杯知是洞中人。

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相赏阿咸清到骨,风流元自竹林来。

莲叶雨,蓼花风,秋恨几枝红。远烟收尽水溶溶,飞雁碧云中。衷肠事,鱼笺字,情绪年年相似。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

三年时节向边隅,人信方知药力殊。夺得春光来在手,青娥休笑白髭须。

流水易换,客梦迷烟草。回首望高城,记西山、重重翠扫。横塘秋水,云锦万荷莲,思往日,对薰风,沉醉花前倒。而今青镜,白发催人老。后会一尊同,放元龙、座中吟啸。虚名误我,依旧广文寒,归来好。酒阑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玉质金章映海滨,养成天德异凡伦。曾颜窈渺关前圣,管葛粗疎付后人。惆怅穷途三讫癸,吁嗟厄岁再逢寅。送公何物堪将去,留在埋铭石色新。

漳河女子荐良童,名在先朝乐部中。记得教坊新队子,江南江北舞春风。

木欲静,风不止。子欲养,亲不留。夜诵此语涕莫收。吾亲之没今几秋,尚疑舍我而远游。心冀乘云反故丘,再拜奉觞陈膳羞。陶盎治米声叟叟,木甑炊饼香浮浮。芼姜屑桂调甘柔,稚鳌煮*长鱼*,夜敷枕席视衾禂,晨起熏笼进衣裘。哀乐此志终莫酬,有言不闻九泉幽。北风岁晚号松楸,

秋水光于黛,新妆爱日斜。隔溪深不语,孤棹入菱花。

久锁冲天鹤,鑫笼忽自开。无心恋池沼,有意出尘埃。鼓翼离幽砌,凌云上紫台。应陪鸾凤侣,仙岛任徘徊。

少载琴书去,须知暂佐军。初程见西岳,尽室渡横汾。元日何州住,枯风宿馆闻。都门送行处,青紫骑纷纷。

汉室文章远业成,斗南英气为时生。新兼带插严天仗,夙展韬钤卫帝营。四塞羌戎知号令,五军貔虎畏威名。中兴方倚军容振,功业行看衮绣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造物本非我,荣枯那足言。但余良干在,何必艳花繁。壮丽华林苑,欢娱梓泽园。芳菲如可采,岂得待君轩。

渺渺晴烟薄,苍苍古树昏。天涯殊未足,对此暗消魂。

周郎妙雅道,五字可人师。许与非不严,奈何取我诗。我诗如秋虫,徒增长年悲。指疵固有望,逐臭得无嗤。诗鸣人必穷,我穷岂所宜。愿君勿阂此,晚节益经奇。

人须猛省,人须猛悟。独不省,独不悟,巧机越做。有日阎王知,差著个特俏措。**底、赶我来去。行到半路。泪珠无数。告鬼使,这里且暂停住。小鬼喝一声,莫要埋冤苦。对判官、你尽分诉。

婆娑恋酒山花尽,绕缭还家水路通。转楫拟从青草岸,吹帆犹是白蘋风。淮边欲暝军鼙急,洛下先寒苑树空。诗句因余更孤峭,书题不合忘江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