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作品评述

工之侨献琴翻译及注释

翻译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注释
1.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2.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3.斫(zhuó):砍削。
4.弦而鼓:装上弦弹奏。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琴,指弹奏古琴。
5.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6.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7.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8.使:让。
9.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10.弗:不。
11.谋:谋划。
12.诸:兼词,之于。
13.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14.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15.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而,递进连词,并且。诸,兼语词,之于。
16.期(ji第一声)年:第二年;满一年。
17.适:到……去。
18.贵人:大官。
19.易:换,交易。
20.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21.传视:大家传递看着。
22.希: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23.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24.岂:难道。
25.独:只。
26.莫:没有什么。
27.然:如此。
28.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
29.其:代词,代指工之侨
30..珍:珍宝。

工之侨献琴赏析

  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希世之珍”。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人们不要一昧地追求新事物,被事物的外表所吸引,而不在乎事物的内在。

工之侨献琴感悟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外表来下结论。只有本质上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诗词推荐

交这眼亦班班,四子声猷岂易攀。百里来羞长翁赆,片言仍解相公颜。事乖雅意畴忘叹,我已南驱子北还。繼此开樽讲德处,定知矫首向云山。

文言文

路八千来媚亦艰,相看冰玉问平安。剪灯夜话思全蜀,五十四州天上宽。

文言文

十日九自病,偶平还苦吟。万金无枉志,千古有遗心。静隐支凭几,寒搔发解簪。南风久寂寞,谁继五弦琴。

文言文

和彻诗篇得暂闲,落梅香里立栏干。新裁白紵春衫薄,犹怯东风一阵寒。

文言文

油幕新开,骍旄前导,暂归梓里舂容。致身槐府,功在鼎彝中。慨想东山故侣,烟霞外,久阔仙踪。今何幸,相逢吐握,谈笑一尊同。德星,占瑞处,旌麾五马,衮绣三公。对渭川遗老,绛县仙翁。厚意杯传绀玉,那堪更,篚实囊红。拼沉醉,今宵盛事,复见古人风。

文言文

升堂拜慈母,容色穆以和。两孙慰目前,炯炯琼玉柯。呼名使之拜,拜罢仍抚摩。问我之金华,与子相见么?再拜覆母言,道取严陵过。平安致母辞,所处居有那。行行及二旬,始达江之沱。殷勤上槐省,闻子行已他。槠概早晚来,又恐说者讹。同袍重交游,为子笑且歌。香搴紫薇花,酒泛

文言文

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伯公历将相,兄弟皆烜赫。前罢永嘉守,民俗遮阡陌。独将海松归,夸与都下客。今去乌江边,寂寞空旧迹。当求虞姬草,无风舞随拍。城头可旷望,千里波月白。俱助使君欢,平时遗吏责。

文言文

激王侯四起冲风,望鱼屋鳞鳞,贝阙珠宫。两驾骖螭,桂旗荷盖,浩荡西东。试回首兮昆仑道中,问江皋兮谁集芙蓉。唤起丰隆,先逐鼋鼍,后驭蛟龙。

文言文

白日登遥陌,玄明问故宫。变桑徒霭霭,秀麦只芃芃。伊昔虞廷上,兹阉汉幄中。腹心推帝主,权位窃奸雄。《巷伯》诗篇重,门生礼数崇。阁臣行雅默,戚里坐昏懵。自恃回天势,谁分转日功。宪章更七圣,奴仆视诸公。左顺衣冠谒,东河奏疏通。笑谈倾海岳,呼吸动雷风。铁券衔恩异,

文言文

南驱匹马会心期,东望扁舟惬梦思。熨斗山前春色早,香炉峰顶暮烟时。空林欲访庞居士,古寺应怀远法师。两地由来堪取兴,三贤他日幸留诗。

文言文

正月月尽夕。芭蕉船一只。灯盏两只明辉辉,内里更有筵席。奉劝郎君小娘子。饱吃莫形迹。每年只有今日日。愿我做来称意。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空去送穷鬼。

文言文

晴红烟绿衬虚亭,公退因来得野情。落日东风懒归去,擬将薄禄换溪声。

文言文

半夜秋声触断蓬,百年身事算成空。祢生词赋抛江夏,汉祖精神忆沛中。未必他时能富贵,只应从此见穷通。边禽陇水休相笑,自有沧洲一棹风。

文言文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赪。白乐天《开六秩诗》自注:年五十一岁,即曰开第六秩矣。言自五十一,即为

文言文

上苑烟花迥不同,汉皇何必幸回中。花枝冷溅昭阳雨,钓线斜牵太液风。绮萼惹衣朱槛近,锦鳞随手玉波空。小臣侍宴惊凡目,知是蓬莱第几宫。

文言文

霜天云结,山月冷涵辉。夜接故乡信,晓行人不知。

文言文

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文言文

梦蝶真人貌黄槁,篱落逢花须醉倒。雅闻花光能画梅,更乞一枝洗烦恼。扶持爱梅说道理,自许牛头参已早。长眠橘洲风雨寒,今日梅开向谁好。何况东坡成古丘,不复龙蛇看挥扫。我向湖南更岭南,系船来近花光老。叹息斯人不可见,喜我未学霜前草。写尽南枝与北枝,更作千峰倚晴昊。

文言文

庭前金凤花,向晚争媚妩。但见白露滋,岂知繁霜苦。芳时良可惜,此物何足数。

文言文

桂籍青衫忆共游,怜君华发始为州。身行南鴈不到处,山与北人相对愁。莫为高才轻远俗,当令遗老识贤侯。三年解组来解日,吾已先耕颍水头。

文言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