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作品评述

诗词:《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
作者:郑谷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
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
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中文译文:
白发苍苍的我新任尉职,所管辖的县在故乡山中。
我虽然高中状元,但愿谦虚为官,前贤们推崇的风气仍然在。
湖泊的芦苇在春天里摇曳,梅雨时分雨雾弥漫。
我愿为辅佐君王的人安定后事,让我的文章不因功名而被废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郑谷写给许棠的诗,表达了对许棠官泾县的欢送和祝福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郑谷已经是白发苍苍的岁月,但却新任尉职,表示自己在年老之时依然有所作为。接着,作者描述了县在故乡山中的情景,凸显了郑谷对乡土情感的依恋。

诗的第三、四句用“高第能卑宦”来形容自己,意味着虽然自己曾经状元,但仍然谦虚为官,希望保持前贤们所追求的官风。通过这样的表达,表明了郑谷不愿因功名而迷失初心,仍然秉持着廉洁忠诚的原则。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芜湖春天的景色:湖泊的芦苇在春天里摇曳,梅雨时分蒙蒙细雨弥漫,给人一种潮湿、萧索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感慨。

最后两句表达了郑谷愿意为辅佐君王的人安排后事,保证政务的延续,同时也呼吁后来者不应放弃对于文学艺术的才能的追求,不应将功名放在第一位。整首诗表达了作者理想追求和对官场深挚的感慨,展示了对忠诚廉洁政务的崇尚。

作者介绍

郑谷,字守愚,袁州人。光啓三年擢第,官右拾遗,歷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臺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骚人先自不禁秋,风雨相将作许愁。尚有壮怀因酒到,苦无佳思慕诗休。故乡音信新来雁,尽日笙歌谁氏楼。满目黄花笑樵悴,未应回首没江鸥。

暂逐东风别海涯,去年营垒是谁家。春光浪信江南好,到得江南又落花。

自遣病魔病竖,不干药上药王。洗眼菊泉旧本,照怀蓉月新凉。

廿载寻师此闭关,秋风今日鬓毛斑。重来指引看花地,一榻荒凉野草闲。

云树直。雨歇半空犹湿。山影插尖高几尺。依依衔落日。远岸双飞溪鸟。一水无情自碧。飒飒白苹风正急。断肠人独立。

连宵清雨洗炎光,六月浑如九月凉。拟向暇晨村郭外,西风高下看云黄。

不知残雪是春光,起见轻云覆野塘。春草春江相妒绿,新莺新柳斗争黄。囊无太史新颁历,衣有容台旧赐香。但使清尊花底醉,任教白发镜中长。

万戟高攒女几晴,卷帘初见雪峥嵘。光迎晓日峰千叠,气入阴风夜五更。晴色北临秦甸白,寒威东抱洛阳清。坐看沟壑承余泽,付与春田次第耕。

自责思前古,徒名是永怀。善声惭偃室,幽兴类萧斋。未报投虚刃,空防肆毒材。恪居知有地,{绳纟换亻}俛竞相谐。

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浣衣逢野水,乞食向人烟。遍礼南朝寺,焚香古像前。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急雨岂无意,催诗

分影由来恨不同,绿窗孤馆两何穷。荧煌短焰长疑暗,零落残花旋委空。几处隔帘愁夜雨,谁家当户怯秋风。莫言明灭无多重,曾比人生一世中。

暂游不得久婆娑,柰此龙江景物何。天势去随帆际尽,海声来傍枕边多。昏窗微见灯明屿,霁阁遥看日浴波。定有后人寻旧迹,已留小篆识山阿。

幽居无一事,隙地自畦蔬。秋雨忽甲坼,青青千万余。江乡盛菘芥,烹咀亦甘腴。岂惟供晨餐,庶用备冬葅。桓桓左将军,英气横八区。邂逅无事时,弛弓曾把锄。矧我放逐者,终年守敝庐。谅非勤四体,寓意以为娱。

忧居向山林,虫鸟日为伍。形骸乍摧剥,骨肉惯辛苦。蔬盘羞客至,病榻厌人语。地僻谁往还,闲门闭深雨。

燕子时时度翠帘。柳寒犹未褪香绵。落花门巷家家雨,新火楼台处处烟。情默默,恨恹恹。东风吹动画秋千。拆桐开尽莺声老,无奈春何只醉眠。

浅白深红几树花,波光浮动竹交斜。怪来诗思清人骨,知是西湖处士家。

久忝明恩返故乡,全家衣食出耕桑。诗才适意宁求好?醉即成眠不暇狂。小雨荷鉏分药品,乍凉扶杖看优场。此身已作农夫死,却媿时贤独未忘。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直干解新箨,低枝蔽旧丛。芟繁留嫩绿,引月更添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