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秀才归永丰

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
超然侣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
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
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

作品评述

《送曾秀才归永丰》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白茅柴强作春,
青青灯火夜相亲。
超然侣子真翘楚,
旧矣逢人诵过秦。
觅举不应专嗜古,
能文安得却嫌贫。
射科速化谁无术,
误向南溪更问津。

中文译文:
明亮的茅草堆成的火堆仿佛春天一样明亮,
夜晚里青青的灯火亲密相伴。
超然的朋友真正是杰出的人物,
早已经遇到过的人都背诵过秦朝的诗篇。
寻求官职并不应该专注于追求古代的事物,
有才华的人如何能够安于贫穷。
射箭科举考试的速成方法谁不会呢,
却误入南溪(指南方的溪流)更加追求名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送别曾秀才回到永丰的作品。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自己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白白茅柴强作春,青青灯火夜相亲”描绘了送别时明亮的火堆和灯火,给人以温暖和亲密的感觉。这里的“白白茅柴”意味着火堆的明亮,也可以理解为送别时的热情和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超然侣子真翘楚,旧矣逢人诵过秦”表达了诗人对曾秀才的赞赏和敬意。诗人认为曾秀才是超然的朋友,是真正杰出的人物。而“旧矣逢人诵过秦”则暗示曾秀才的才华已经被人所知,他的诗篇已经广为传诵。

接下来的两句“觅举不应专嗜古,能文安得却嫌贫”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官职的人的批评。诗人认为追求官职的人不应该过于专注于古代的事物,而应该关注当下的现实。他同时也表达了对有才华的人安于贫穷的不解和惋惜。

最后两句“射科速化谁无术,误向南溪更问津”则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的看法。他认为速成的方法谁都会,而追求名利的人往往会误入歧途,远离真正的学问。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送别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才华和洞察力。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为不有本末,根固枝必稠。又如水有源,源清无浊流。颜子先四勿,韵冕患不优。曾子贵者三,岂于笾豆求。九经始慎独,八目正乃修。我嗟半山学,不识濂溪周。远取湖学意,粗迹穷雕锼。边防与水利,讲诸萤案头。是致青苗法,规摹国师刘。汲汲淬事功,方寸俱缪悠。尧舜不牧羊,羿射

为爱桥边半树斜,解衣贳酒隔桥家。唐人苦死无标致,只识玄都观里花。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

班马萧萧祖帐阑,晓参横影送征鞍。春归花树排初荠,天废关泥落旧丸。乳雉群飞郊柘密,秘鱼双合省芸乾。霸陵草色无深浅,试为南登一望看。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说襄阳、旧事重省。记铜驼巷陌、醉还醒。笑莺花别后,刘郎憔悴萍梗。倦客天涯,还买个、西风轻艇。便欲访,骑马山翁,问岘首、那时风景。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癭。漫吊景。冷烟衰草凄迷,伤心兴废,赖有阳春古郢。乾坤谁望,陆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

亢龙宾天群龙战,潜龙跃出飞龙现。白衣苍狗等浮云,处处从龙作宫殿。东南半壁燕处堂,正统未亡垂一线。百日朝廷沸似汤,十郡山河去如电。高帝子孙隆准公,身殉社稷无牵恋。粤秀峰头望帝魂,直与煤山相后先。当时藁葬汉台东,三尺荒陵枕郊甸。四坟角立不知名,云是诸王殉国彦。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鸭翎舖前遇秋雨,独与宋生栖逆旅,坐门戃怳见老仙,剧谈气欲凌天宇。袖中出剑秋水流,血点斑斑新报仇。我醉高歌宋生舞,洗尽人间千古愁。老仙约我游太华,是夕当醉莲峰下。语终冉冉已云霄,万里秋风吹鹤驾。我今伶俜践衰境,不如宋生弃家猛。西望临邛一慨然,青松偃尽丹炉冷。

边楼夜笛吹霜月,玉门杨柳边人折。长条短条系相思,故园东风莺啭枝。鸳鸯机上肠应断,绿满天涯人未归。

不管霜毛不贷人,一年旧了一年新。山窗未晓闻山乐,可是梅花漏泄春。

上元又是新年节,狂客高歌醉不休。橘酒生春连百爵,莲灯照夜足千篝。风前铁笛惊三弄,月底银筝试一搊。听彻《落梅》兼《出塞》,居人自是不关愁。

无端舍钓学干名,不得溪山养性情。自省此身非达者,今朝羞拜四先生。

诗礼挹馀波,相欢在琢磨。琴尊方会集,珠玉忽骈罗。谢族风流盛,于门福庆多。花攒骐骥枥,锦绚凤凰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仍闻广练被,更有远儒过。

郁郁凌寒色,来宜此地蟠。解衣轻盾日,假盖得秦官。香宿风微堕,青留雨未乾。通宵岩侧梦,根窍手藏丹。

随处纳些些,骑牛已到家。堂前无影木,雪夜忽开花。

两山齐起屹双阙,一岩突出刳寒月。成行松桂自昭穆,入耳流泉闻宫角。向来妙思发天蕴,突兀小亭着能稳。渔郎撑舟更何之,不信武陵眉睫近。殷勤置酒临清夜,主人不凡客殊野。酒酣烛暗月初上,却徙胡床坐岩下。疎疎林阳光半轮悬,破碎寒塘万珪璧。恐有仙人海上来,仿佛天风响环玦

西北有高楼,长眺起我思。我思非今人,古人莫见之。孟轲尊仁义,妾妇秦与仪。孔明抱礼乐,鬼蜮操及丕。已物孰重轻,徇道不徇时。富贵一饷乐,名节百世师。居今而行古,岂无若人斯。溯洄从之游,洧盘濯双緌。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曾过街西看牡丹,牡丹才谢便心阑。如今变作村园眼,鼓子花开也喜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