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田仓曹湾

芳兰媚庭除,灼灼红英舒。
身为陋巷客,门有绛辕车。
朝览夷吾传,暮习颍阳书。
眄云高羽翼,待贾蕴璠玙.
缨弁虽云阻,音尘岂复疏。
若因风雨晦,应念寂寥居。

作品评述

《寄赠田仓曹湾》是唐代杨巨源创作的一首诗。

诗中描述了作为一个贫穷的居民,作者沉浸于文化学习和独处的生活状态中。他修读有关夷吾和颍阳的书籍,展望将来追求仕途的机会,同时也表达了对久居寂寥的生活的思念。

诗中的芳兰代表春天花草的繁盛和美好,红英则象征着丰收和繁荣。虽然作者生活贫困,但仍有着好客的品性,门前停放着绛辕车,展现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早晚整理书籍,是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扎根的坚持。他以充满希望的心情观望着云彩高飞的鸟羽,期待自己过上富贵的生活。作者同样怀念过去的友谊和生活的闹市,聆听着音乐和车马声。尽管有时风雨阻隔,作者却始终牢记自己的秋窗和独处的生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和追求,也展现了作者在贫困环境下保持自我追求和坚持精神的态度。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诗中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寂寥生活的思念。这首诗展示了唐代居民对丰收、繁盛和富足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作者个人对知识、友谊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诗中英气蕴藉,以寥寥数语刻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矛盾,同时也展示了对前途的思索和对寂静生活的追忆。整首诗句写景宏大,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回味之感。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杨巨源,字景山,河中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祕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復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德望居朝大吕轻,眷思难怫丐归情。履声暂去端门晓,刀梦新占虎节荣。有道致君三任喜,无心贪龙一麾行。天衷只恐思耆旧,不待黄堂报政成。

夜梦入星槎,晓行随斗柄。衣暖露自乾,鬓寒冰欲凝。将军戴铁笠,壮士敲金镫。白眼睨青天,我生不有命。

南询五十三知识,辊入天台五百牛。总被东山涂污了,驴腮马颔得人羞。

念奴初唱离亭宴,会作离声勾别怨。当时垂泪忆西楼,湿尽罗衣歌未遍。难逢最是身强健,无定莫如人聚散。已拚归袖醉相扶,更恼香檀珍重劝。

一缕彤霞晚照晴,眼随白鸟去边明。疏心烟树有无际,激激滩流高下声。归思楚云边日暮,新计边月带霜清。前村倘有梅花约,草草相逢盖亦倾。

我计短於头触篷,公才高似目飞鸿。已驰骓马雄西楚,尚引蜉蝣缀国风。愿伯明年终惠我,以曹为解可无公。欲持枉尺归绳墨,祗恐旁观血指红。

郁郁窈窈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闲,高真众灵思我还。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明波影千柳,绀屋朝万荷。物新感节移,意定觉景多。游鱼聚亭影,镜面散微涡。江湖岂在远,所欠雨一蓑。忽看带箭禽,三叹无奈何。

坚辞羽葆与吹铙,翻向天涯困系匏。故老未曾忘炙背,何人终拟问苞茅。融风渐暖将回雁,滫水犹腥近斩蛟。万里关山如咫尺,女床唯待凤归巢。

老子平生汤饼肠,客间汤饼亦何尝。怪来今晚加餐饭,一味庐山笋蕨香。

菶菶萋萋绿渐滋,昔人辞意足推。由来南浦伤离日,不似西堂得句时。行旅独看空感慨,池塘关梦自神奇。吾虽万事皆慵懒,春草生时亦有诗。

逸气盖三谢,英词参二班。飞緌宜北阙,枉驾忽东山。花妥昼阴寂,絮吹春思闲。光风知几转,尽付酒杯间。

富贵在何许,五十已平头。人生得失且笑,体遣两眉愁。管甚轮云世变,管甚风波世态,沙渚且盟鸥。止即尽教止,流即尽教流。田可秫,山可簌,又何求。问天只觅穷健,游戏八千秋。好对梅花如粉,细剪烛花如豆,不改旧时游。翠袖更能舞,骑鹤上扬州。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也知学得终无用,自肯辛勤比后生。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石上生梅老未枯,著花虽少更敷腴。要须邻老深调护,莫遣儿童纵牧刍。

钵盂盛世界,拄杖搅沧溟。鱼龙俱削迹,佛祖也逃形。日午全机现,乌沉未出轮。秋高山月白,春至烧痕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